80歲的聯合國啓動改革:重塑信任,提升效能

南方財經記者 周蕊 聯合國總部報道

在一個充滿衝突、不平等加劇、全球信任流失的時代,聯合國在成立80週年之際啓動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改革行動,試圖以此迴應世界的關切與挑戰。

這項被稱爲“聯合國80週年倡議”的全系統改革計劃,由秘書長古特雷斯於今年3月提出,旨在提升聯合國的運行效率和全球影響力,使這個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多邊組織能夠在當今的複雜格局中依然發揮關鍵作用。

聯合國政策事務副秘書長、也是該改革工作組主席的蓋伊·賴德表示:“這是我們重新審視自身、判斷我們是否仍能勝任當前全球任務的關鍵時刻。”

那麼,這次改革究竟改什麼?一共有三個主攻方向:

第一,精簡內部運營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聯合國將優化其全球足跡,把部分職能從高成本地區轉移到更高效的駐地辦公點。賴德表示,當前體系中存在着不少繁文縟節和重複工作,需要果斷清理。

第二,對聯合國的授權體系進行全面梳理。目前,聯合國秘書處執行着近4000項由成員國賦予的授權任務,這些任務涵蓋維和、人道、環境、發展等多個領域,有些早已過時或存在重疊。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聯合國正爲成員國提供更清晰、可評估的數據支持。

第三,重新思考聯合國系統是否需要結構性改革。隨着授權審查的推進,組織架構層面的調整也將提上日程,以消除碎片化、提升跨機構協同效率。

爲落實這些改革,秘書長特別成立了七個由高級官員牽頭的專題工作組,涵蓋和平安全、人道事務、人權、發展、研究培訓等關鍵領域。這些工作組將爲7月向秘書長提交的初步改革方案打下基礎,並最終提交給聯合國各成員國進行討論與決策。

然而,外界關注的不僅是改革的內容,還有改革是否會成爲削減預算的代名詞。對此,賴德迴應:“這是增強聯合國,而不是削弱聯合國的改革。我們的目標不是節省開支,而是更有效率地履行憲章賦予我們的職責。”

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聯合國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許多會員國延遲繳費,導致現金流緊張,預計2026年聯合國預算將做出大幅調整。

賴德強調,財政可持續性與使命完成並不衝突。他說:“我們既要確保手頭有資源,也要保證在應對全球挑戰時依然有力有效。”

那麼這場改革和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賴德指出:“這場改革,關乎那些生活在戰亂、貧困、災害中的人們是否能更及時地獲得幫助。” 目前,聯合國正在爲超過1.3億流離失所者提供援助,爲全球一半以上的兒童接種疫苗,並通過維和、教育、選舉支持等項目維護全球和平與發展。

隨着改革逐步推進,聯合國希望通過此次契機,傳遞出一個信號:這是一個值得信任、值得投資、可以依賴的國際組織。

最後,賴德總結道:“聯合國的未來,取決於我們是否有勇氣進行深刻改革,並讓這個組織更加貼近現實,貼近人民,貼近世界的需求。”

在聯合國邁入第80個年頭的關鍵時刻,這場改革無疑將成爲全球多邊合作能否煥發新生的重要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