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賺錢效應明顯走弱 多家美妝公司Q2淨利不增反降|財報解讀

面對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該看哪些?重大事項公告動輒幾十頁幾百頁重點是啥?公告裡一堆專業術語不知道算利好還是利空?請看財聯社公司新聞部 《速讀公告》欄目,我們派駐全國的記者們將於公告當晚爲您帶來準確、快速、專業的解讀。

財聯社8月22日訊(記者 羅禕辰)今年上半年,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增速繼續跑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行業景氣度持續承壓。更引人擔憂的是,隨着行業對電商大促依賴加深,後者的賺錢效應開始明顯走弱,多家頭部公司Q2歸母淨利潤不增反降。

今日晚間,丸美生物(603983.SH)發佈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實現營收17.69億元,同比增長30.83%,其中,歸母淨利潤1.86億元,同比提升5.21%。將業績拆分到各季度來看,盈利問題更爲清晰,雖然營收呈現逐季上升,但Q2歸母淨利潤僅5069.52萬,不僅同比下滑23.08%,更是大幅跑輸Q1的盈利水平。

這意味着,在618大促的拉動下,雖然丸美生物Q2營收規模穩步擴大,但實際盈利水平不增反降,大促的賺錢效應明顯走弱。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丸美生物的問題並非個例,敷爾佳(301371.SZ)、福瑞達(600223.SH)也面臨不同程度的增長困境。

今年上半年,敷爾佳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同比雙雙下滑,其中,在618大促刺激下,公司Q2單季營收實現反彈,同比略有增長,但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仍達到26.72%。同期,福瑞達的半年報也顯示化妝品業務營收同比出現下滑,降幅爲7.73%,連續兩個季度公司化妝品業務營收規模同比縮水。

對於業績下滑,前述行業公司多將原因歸咎於“行業增速放緩”、“線下渠道疲軟”以及“銷售費用增加”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25 年 1-6 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 億元,同比增長 5.0%,其中,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 2291 億元,同比增長 2.9%。國內化妝品市場增速放緩,化妝品零售額增速低於社零總額增速,意味着行業競爭還在加劇。

白熱化的競爭讓廠商的線下渠道備受壓力。上半年,丸美生物和敷爾佳的線下渠道營收佔比同比均大幅下滑,而且線下渠道依賴的代理商模式在行業下行週期更容易出現竄貨和破價等問題,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在半年報中提到要“加強防竄貨與控價工作”、“完善價格管控政策與稽查機制”。

不過營收重心持續向線上轉移也帶來另一重問題,即美妝公司需要不斷加大營銷投入,高企的銷售費用進一步蠶食了行業公司的利潤。報告期,雖然丸美生物、敷爾佳面臨不同程度的增長困境,但兩家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均大幅增長,其中,丸美生物以近10億元的銷售費用投入取得了17.69億元的營收,銷售費用率高達56%,顯著高於同行可比公司。同期,水羊股份(300740.SZ)、上海家化(600315.SH)和敷爾佳的銷售費用率在43%-49%區間。

同期,福瑞達罕見減少了銷售費用投入,但也難逃營收規模下滑的困境。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瞭解到,美妝上市公司普遍受困於不斷攀升的線上流量費用,爲尋求破局,不少廠商曾試圖減少相關費用投入,但營收增長均很快遭遇困境,現階段爲避免營收下滑,行業廠商尤其是頭部公司都不得不繼續燒錢買流量。

(財聯社記者 羅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