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掀金融業史上最大砍債潮!銀行拋最多 壽險反買進為哪樁?

臺幣美元示意圖。 圖/AI生成

美元暴貶、持美債信心下滑,使5月金融三業合計砍債2,519億元,累計前五月淨減碼2,619億元,聯袂寫下史上最大砍債規模。其中銀行是主要賣壓來源,壽險與券商則趁美債殖利率彈升、價格滑落之際逢低迴補,投資策略明顯分歧。

5月單月銀行減碼2,585億元,寫單月最大拋債紀錄。銀行主管指出,美元5月大貶6.5%,使海外債折算新臺幣後帳面價值大幅縮水,加上川普高關稅侵蝕美債可持續性,市場持債信心薄弱,銀行轉爲保守調節部位。

壽險與券商則採相對進取操作。數據顯示,5月各天期美債殖利率全面反彈、價格回跌,出現逢低進場機會。例如壽險偏好的穆迪A級公司債殖利率彈升至5.9%,月增13個基本點,具吸引力的穩定收益條件引發回補買盤。

5月底壽險業國內外持債餘額20兆1,789億元,以88%是海外債估算並剔除5月美元重貶、及其中約佔一成受海外債價格波動等兩大因素後,估算壽險業加碼海外債1,471億元,但同時減碼臺債1,460億元,實際淨加碼僅11億元。

券商也出現調整跡象,5月加碼海外債206億元、減碼臺債151億元,淨加碼55億元。不過,銀行賣壓遠超壽險與券商補債力道,使得5月整體金融三業仍呈現淨減碼。

累計前五月,三業合計已減碼債券2,619億元,與去年同期大舉加碼逾7,700億元榮景形成強烈對比,反映整體資產配置更加保守。

展望後市,法人指出,6月美元走貶趨緩,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回落到4.27%,反映市場對年底前降息預期升溫。隨美國7月通過大規模減稅方案,債市有望反映降息與美監管放寬雙利多,殖利率將續走低、價格走揚,金融業有望緩步恢復回補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