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保安提前到崗猝死,究竟算不算工傷?
高溫下,50歲保安提前到崗不幸猝死,公司拒認工傷一事,引發了普遍關注和熱議。近日,西安一小區保安周某某提前一小時到崗,準備交接班時在沒有空調的保安亭突發心梗身亡。當家屬提出工傷異議時,保安公司卻以“提前到崗不在工作時間”爲由,不能認定是工傷,最多給點“人道主義賠償”,後又改口“由人社局認定”。那麼,工作時間的邊界,究竟是錙銖必較“是否卡點上班”,還是應該回歸勞動的本質屬性?
提前到崗猝死算不算工傷呢?根據國務院頒佈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提前到崗可以視爲進行工作預備性活動,屬於工作時間的合理延伸,不影響工傷的認定。此外,工作和住宿條件差,若被確認爲猝死的誘因,也可以影響工傷的認定。目前,當地人社局正在依法進行調查認定。
該事件最終是否認定爲工傷,或許已經不僅僅是技術或法律的爭議,而是反映了整個社會對勞動者辛苦付出的態度如何,更直接體現出其對於人性尊嚴最基本的守護。一個保安的盡職盡責、提前到崗,也折射出無數早出晚歸、任勞任怨普通打工人的現實處境。高溫下,外賣員、快遞員、環衛工乃至保安、宿管大爺大媽……他們不是不怕熱,而是生活和責任下的負重前行。一個城市之所以文明進步,不在於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而在於每一個爲生活打拼的普通人,不至於倒在了崗位上,還“下不了考勤表”。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