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所高校齊聚黃河科技學院 研討產教深度融合、課程體系創新等課題

3月8日,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創新聯盟成立籌備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來自全國22個省份37所高校的6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共商共議產教深度融合、課程體系創新等課題。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王立生,黃科大董事長鬍大白、執行董事楊保成,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王位出席會議並講話。校董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趙衛東主持會議。

胡大白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果。她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我們應用型高校要融入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建設大局,“產教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產教融合的本質,是讓教育迴歸實踐本源,讓產業獲得人才紅利。我們非常期待與在座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嘉賓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創新,爲我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楊保成說,學校圍繞學生高質量就業重構“2+1+1”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在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打基礎,大三對接企業項目,大四進入企業實踐。通過全方位調研、構建專業知識地圖、課程知識建模、重構課程等舉措,明確課程標準,編制新版教案大綱,開展課程評估,實施“優課優酬”,課程改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廣州理工學院、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等多所院校作爲聯盟首批成員單位,結合自身定位與市場需求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成果豐碩。下階段的重點任務,將圍繞研發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資源等七個目標開展。

王立生在總結講話中從立足大局、創新引領、錨定目標三個方面,對應用型高校的使命擔當、課程體系創新的時代意義以及高校協同發展的行動路徑進行了深刻闡述。王立生說,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加速重構,但部分應用型高校仍然存在着辦學定位模糊、特色不鮮明、同質化競爭、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兩張皮”等問題。聯盟成立既是應用型高校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重點在創新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推動高校與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兩個方面開展深入創新探索。聯盟的成立,可以突破單一學校專業數量不多、獲取資源有限等限制,開展跨校、跨區域、跨領域的合作,共同構築高質量產教融合型課程體系,構建開放共享的教育生態。重點聚焦加快體制機制建設、強化使命擔當、加強交流合作三個方面,做好工作。共同書寫高等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籌備會上,各高校代表還圍繞《聯盟章程》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爲今後聯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來源:黃河科技學院黨委宣傳部 作者秦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