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塘區:聚焦AI賦能思政課堂 開展主題教學研討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3月26日,南寧市西鄉塘區教育研究室聯合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輕工技師學院等多所中高職院校,在南寧市明秀西路學校開展“技術賦能學段銜接·智教點亮思政課堂”主題研討活動。
活動聚焦大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一心·三研·五對接”課堂教學銜接模式,通過說課、課例展示、專題講座、專家點評互動等形式,深度探索AI技術在思政教學中運用。大家齊聚一堂,圍繞AI賦能思政課堂主題,暢所欲言,深入探索大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新路徑。
南寧市明秀西路學校龐丹瑜老師展示了一節精彩的AI賦能思政課堂示範課例。她將AI技術巧妙融入,生動的動畫、豐富的案例,讓傳統美德變得鮮活有趣,學生們沉浸其中,積極互動,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魅力。
在說課展示環節,來自不同學段的教師們圍繞AI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運用各抒己見,呈現了AI如何深度賦能思政課堂。西鄉塘區興賢小學樑俊環老師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展示瞭如何藉助AI打造沉浸式教學場景。廣西輕工技師學院的陽濡卉老師闡述了AI如何助力文化知識的高效傳遞,讓文化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廣西工業技師學院通教中心教師農鳳鳴展示如何運用AI分析傳統文化元素,挖掘其背後的精神內涵。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李曉輝老師則立足高職學段,分析了小學、初中到中職,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爲大中小道德與法治教學銜接提出有效的教學建議。
“本次活動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思政課堂中的應用,爲教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借鑑。”西鄉塘區教育研究室教研員馬升任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探索“AI賦能思政課堂”教學新樣態,通過智能備課、精準學情分析和“一心·三研·五對接”課堂教學銜接模式實踐等路徑,讓大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煥發時代生機。(凌雁霞 林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