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2億!寒武紀奪位“芯片設計一哥”
《科創板日報》8月12日(記者 郭輝) 隨着今日(8月12日)A股AI硬件板塊的集體大漲,芯片設計“一哥”的位置輪替。
寒武紀今日(8月12日)迎來20cm漲停,收報848.88元/股,超過今年2月818.87元/股的價格,創下新的歷史高點。
同時,寒武紀最新市值也來到3551.29億元,超過海光信息的3226.18億元。
海光信息今日(8月12日)也迎來小幅上漲,截至收盤漲幅爲2.13%,報138.80元/股。不過這一價格較今年2月的歷史高點171.90元/股,下降23.85%。
資金流動方面,寒武紀今日(8月12日)獲主力資金流入54.55億元,在A股個股中排名第1,且5日主力淨流入額達68.04億元;海光信息今日(8月12日)主力淨流入額爲8.71億元,全A排名第16。
消息面上,有傳聞稱寒武紀增加載板、晶圓採購量,且下半年業績將超預期。
《科創板日報》記者今日(8月12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寒武紀,該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暫不清楚今日市場傳聞來源,勿聽信外部傳聞,供應鏈採購及今年業績情況以公開披露爲準。”
有關注算力芯片投資的資深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寒武紀今日大漲與其供應鏈消息的影響有關,“相當於直接給了寒武紀200多億營收預期,幾十億利潤預期”。
不過,據該人士觀察表示,市場消息所稱的,中芯國際向寒武紀分出2000片的月產能並不太現實。目前中芯國際產能滿載,據其財報披露,Q2產能利用率爲92.5%,環比增長2.9個百分點。
在需求端,從寒武紀及海光信息今年以來財報釋放的信號來看,兩家企業今年均持續加緊備貨,行業底層硬件基座向國產遷移的景氣度有望持續。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寒武紀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該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收入大幅增長。
自2024年Q3以來,寒武紀存貨金額連續幾個季度持續增加。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存貨較2024年末,增加超過55%。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寒武紀預付款項達到9.73億元,爲歷史新高。表明今年寒武紀或繼續在供應鏈環節加大芯片產品的備貨。
海光信息8月5日發佈的半年報則顯示,其上半年營收實現54.64億元,同比增長45.21%;歸母淨利潤實現16.39億元,同比增長31.90%。
與此同時,海光信息上半年收到來自客戶的新訂單大增。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海光信息合同負債達30.90億元,較2024年末合同負債增加242.10%。另外,截至2025年6月底,海光信息存貨金額達60.13億元,較2025年3月底的57.94億元進一步增加,並且其中的產成品比例顯著提升。
開源證券分析師陳蓉芳團隊在8月1日發佈的研報觀點顯示,國產AI芯片的性能和生態系統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已能在部分訓練和推理場景中滿足實際需求,同時國內互聯網廠商也傾向於在可控環境中進行技術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