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記者將成上市公司實控人 父母曾涉重大財務造假案 驚動市場
一個27歲的女生,欲斥巨資2億元取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在此之前,她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財經記者,到底怎麼回事?
這條來源於A股上市公司國立科技的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東莞市永綠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實際控制人邵鑑棠、楊娜將其持有的公司1600.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10%)以及1920.2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12%)對應的表決權轉讓給泉爲綠能投資(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爲綠能”),完成後,泉爲綠能將持有公司22%的表決權,成爲公司控股股東。
如此一來,泉爲綠能的實際控制人褚一凡將成爲國立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褚一凡是一名“95後”,年僅27歲,曾爲某財經平臺記者,這不僅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大量關注,還引發了交易所的連番追問。
深交所向國立科技下發的關注函顯示,此次易主是否規避要約收購、控股股東與葛旭豔、陳澤偉的關係,以及褚一凡的資金來源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褚一凡之父陸永曾是A股公司雅博股份(彼時證券簡稱“雅百特”)實控人,因牽涉2017年雅百特財務造假,而被證監會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從記者到上市公司實控人的“精彩”人生
市場最關注的是近2億收購資金從何而來?據國立科技權益變動書顯示,所需資金全部來自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自有或自籌資金,不存在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上市公司的情況。
27歲年輕女性,當過財經記者,能拿得出近兩億元資金,如今要成爲上市公司實控人,這樣的履歷確實不多見,據國立科技披露的簡歷中顯示,褚一凡年紀不大,卻已有過豐富的從業經歷。
具體來看,1995年出生的褚一凡,2014年7月至2019年11月曆任上海鴻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藍鯨財經記者、山東雅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任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新事業部副部長;2021年10月至今,任黃山樸蔓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也就是說,褚一凡在19歲的時候就成了高管,天眼查顯示,上海鴻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31日,由褚一凡100%持股,註冊資本1000萬;褚一凡還去過藍鯨財經做了記者,曾在2018年3月份以“褚一凡”的名義發佈過兩篇文章;“歷練”完之後,褚一凡便進了她爸爸的公司雅博股份做董事長助理。
值得注意的是,據融中財經報道,從褚一凡履歷來看,2014年以來,在8年時間裡,其每年都在換工作,除了在雅博股份做董事長助理以外,其他她任高管的企業大部分爲空殼企業,少數爲剛成立的企業,很難說這位95後有什麼管理一家成熟企業的經驗。
不過,對於輿論關注,據紅星資本局報道,國立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曾表示,若後續轉讓順利完成,褚一凡或將正式參與公司運營與管理。
如今看來,褚一凡可謂是信心滿滿,據國立科技發佈的公告顯示,褚一凡控制的永綠實業承諾,國立科技2022年的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淨利潤爲正,若國立科技2022年度未達到上述承諾標準,則永綠實業應當在2022年度年度報告披露後30個工作日內向國立科技進行現金補償,應支付的補償款金額=0-2022年實現的淨利潤。
欲收購公司已連虧兩年
值得注意的是,褚一凡有望入主的國立科技,是一家主營改性塑料的上市公司,業績極其不穩定,據其年報數據顯示,2018至2021年,國立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92億元、20.33億元、19.27億元、19.02億元,同比變動44.13%、86.16%、-5.21%、-1.3%;分別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5550.38萬元、2595.74萬元、-3.17億元、-2.42億元,同比變動-9.86%、-53.23%、-1322.4%、23.88%。
國立科技已經連續虧損兩年,如果今年不能實現利潤爲正,那麼國立科技將被ST,不僅如此,2021年,國立科技資產負債率一度超過80%,存在流動性和資金壓力。
根據該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國立科技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354.53%,實現扭虧爲盈,值得注意的是,實現淨利潤扭虧爲盈的原因並非是主營業務增長,而是公司出售總部大樓、廠房等資產。
這也就意味着,“95後”實控人褚一凡在接盤國立科技後,或將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父母曾涉鉅額造假案
值得一提的是,褚一凡的母親褚衍玲,是另一家上市公司雅博股份(彼時證券簡稱“雅百特”)的副總經理,而其父親陸永,曾是該公司的實控人,不過,2017年,雅百特財務造假案轟動A股。
2015年1月,當年46歲的陸永帶着旗下企業雅百特成功借殼中聯電氣,之後上市公司更名爲雅百特,陸永也有了第一個上市平臺,初入資本市場,陸永卻並沒有把心思放在“正路”上,開始通過財務造假的方式粉飾公司業績。
根據證監會2017年披露的數據,雅百特2015-2016年9月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83億元,虛增利潤2.57億元,據悉,雅百特爲了造假,動用了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公司走賬,超過了100多個銀行帳戶進行資金劃轉,而且經常通過銀行票據和第三方支付劃轉,渠道複雜,稽查人員爲了覈實這些賬戶信息,幾乎走遍了上海各大銀行。
彼時,作爲雅百特實控人,陸永被終身市場禁入,並且由於上述行爲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陸永還遭到了刑事處罰,2019年9月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一年,其妻子褚衍玲2017年也被採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財務造假風波後,雅百特股價斷崖式下跌,跌幅一度高達90%,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0年5月,雅百特進行了更名,改爲了如今的雅博股份,2021年4月,雅博股份被申請破產重整,伴隨着上述計劃的推進,今年1月上市公司實控人也由陸永變更爲棗莊市國資委。
有業內人士直言“或是通過收購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拓寬商業版圖,並安排子女來掌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