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能說丨力拓集團CEO石道成:全球鋰年需求量未來或增至400萬-500萬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白楊 北京報道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深入思考(爲何佈局鋰業)。”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召開期間,力拓集團CEO石道成(Jakob Stausholm)於3月24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全球未來對鋰的需求肯定是會不斷增長的。

力拓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2024年,該集團憑藉其在皮爾巴拉鐵礦3.28億噸產量、3.286億噸發運量的規模,繼續坐上全球“頭把交椅”。但需指出的是,該集團去年鐵礦石產量的確有所下滑。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這一市場對於力拓而言至關重要。石道成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介紹,2024年,來自中國市場的業務給力拓貢獻了超過57%的營收。與此同時,力拓也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採購——2024年其在華採購額突破了42億美元。

當前,力拓依然持續進行投資佈局。備受矚目的項目包括位於幾內亞的西芒杜(Simandou)高品位鐵礦石項目、位於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礦項目,以及投資擴建首個商業規模鋰鹽工廠——阿根廷Rincon鋰項目。這其中,全球最大的鐵礦西芒杜項目預計第一船鐵礦將按計劃於2025年底前發貨。

就在今年3月7日,力拓正式宣佈已完成以67億美元收購阿卡迪姆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阿卡迪姆鋰業將更名爲力拓鋰業,並將整合力拓旗下Rincon鋰項目。

在石道成看來,目前鋰電池技術分爲不同的類型,“我們一直在關注,到底哪一種電池會成爲未來的市場主流,而現在還沒有答案。”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都認爲NCM(三元鋰電池)會是未來的主流。但近年來,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產品轉向了LFP(磷酸鐵鋰電池)。而LFP並不含鈷和鎳,只有鋰。因此,我們認爲專注於鋰是一個更穩妥的選擇。”

當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問及力拓爲何加大鋰業佈局時,石道成告訴記者:“目前,全球鋰的年需求量大約在100萬噸,未來有可能增長至400萬-500萬噸,這意味着需要開發更多的新礦。儘管當下鋰價較低,但未來的需求是確定的,我們相信自己對市場的預測,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石道成坦言:“我們希望擴產、加大投資,並實現規模化生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市場價格波動時保持競爭力。”

拍攝:白楊

剪輯:曹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