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新增可採煤炭儲量1400萬噸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自然資源局,當墨跡鮮亮的《採礦許可證》被鄭重交到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慶升公司副總經理孫善武手中時,他的目光不由聚焦在醒目的“90萬噸/年、+684m-+520m”字樣上——增加可採煤炭儲量1400萬噸。

這張來之不易的採礦許可證,不僅標誌着棗礦集團在蒙東資源獲取取得重要突破,更意味着這個百年煤企在厚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基礎上邁出關鍵一步。

破局:擴界增量化解資源困局

作爲擁有140餘年煤炭開採歷史的企業,棗礦集團面臨本部整裝優質資源銳減的現實問題。接續資源成爲關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存命題”。

作爲棗礦集團佈局蒙東的戰略支點,慶升公司肩負着雙重使命:保障能源供應,帶動區域經濟。然而,礦井自身資源也亮起了“黃燈”,服務年限迫近,發展空間受限。

“要將慶升煤礦增量擴能作爲‘棗礦長遠發展大計’納入戰略核心議題。”棗礦集團領導班子例會上提出。

“走出去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慶升就是棗礦赴外開發的‘橋頭堡’。”慶升公司幹部職工達成共識,“擴界增量”成爲公司的核心戰略,更被視爲維繫企業命脈的“飯碗工程”。

一場以資源爲目標的“蒙東突圍”戰役悄然打響。

集團投資發展部等部門“牽頭抓總”,迅速組建由集團分管領導掛帥、相關職能部門骨幹參與的“慶升熱力公司增量擴能工作專班”,形成了清晰的“集團頂層統籌協調、慶升一線衝鋒落實”的高效工作閉環,確保信息暢通、決策迅速、資源傾斜。

工作專班主動搭建與呼倫貝爾市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等關鍵部門的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以“紮實專業論證+精準政策適配”爲突破口,爲慶升公司在一線爭取政策支持打通了“快車道”。同時,聯合權威科研機構,爲礦區勘察、方案論證提供強大智力支持,提升了資源獲取的科學性與合規性。

赴外人員深知肩頭重擔:他們不僅是在爲慶升謀出路,更是在爲棗礦集團的未來拓空間。胸懷“保接續、保存續、保可持續”的大局,圍繞資源獲取與產能提升,繪就“三步走”路線圖——調草原、爭深部、拓外圍,每一步都刻不容緩。

攻堅:鎖定可採儲量1400萬噸

擴界增量,絕非坦途。政策壁壘高築,審批流程環環相扣,部門協調千頭萬緒,這是一場考驗智慧、耐力與擔當的“硬仗”。

棗礦集團將慶升煤礦增量擴能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考覈”體系,構建了“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責任化考覈”的全鏈條壓力傳導機制。集團相關部門將深部資源獲取、產能核增、探礦權辦理等核心任務層層分解,明確到具體責任部門和直接責任人,制定了詳盡“時間表”和精細“路線圖”,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季考覈”,對進度滯後事項毫不手軟地“掛牌督辦”,壓實了從集團分管部門到慶升一線每一個環節的責任,確保目標不懸空、執行不走樣、攻堅有迴響。

慶升公司精銳盡出,公司領導掛帥,技術骨幹組隊,迅速成立攻堅專班,帶着“等不起”的緊迫、“慢不得”的危機、“坐不住”的責任一頭扎進了手續辦理的“戰場”。

嚴寒酷暑,擋不住丈量礦區的腳步。爲了0.7平方公里採礦用地和0.3平方公里草原的批覆,專班成員頂着凜冽寒風(蒙東冬季常達零下30度)或草原烈日,反覆實地踏勘,確保數據毫釐不差。深夜的駐地辦公室,燈火通明,是他們研讀政策法規、反覆打磨申報材料的剪影。

“政策門檻高、要求嚴,但咱們生產等不起。停產一天,損失巨大,我們就是拼也要把時間搶回來。”風塵僕僕歸來的專班成員魏國棟、陳兵聲音沙啞卻目光堅定。他們成了呼倫貝爾市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的“常客”,數十次溝通協調、據理力爭,用專業和誠意化解難題。

深部資源3480萬噸的“大蛋糕”更是關鍵一役。

慶升公司專班成員錨定目標,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硬作風,在集團公司協同機制支撐和考覈機制驅動下,短短3個月,完成了通常需要更長時間的資源申請流程,與呼倫貝爾市自然資源局成功簽訂協議出讓合同,鎖定可採儲量1400萬噸,爲礦井注入一劑強勁的“續命針”。

“這1400萬噸,至少爲礦井延壽15年,值了!”專班負責人看着厚達千頁的溝通記錄和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材料,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這被業內驚歎的“慶升速度”,背後是無數個“白加黑”“5+2”的默默付出,是舍小家顧大家的赤誠擔當。

拓疆:借勢落子開闢長遠空間

“外圍資源的拓展,關乎慶升在蒙東的長遠基業。”慶升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後勤果斷地說。在基本草原調整政策窗口期顯現時,慶升公司以敏銳的嗅覺和前瞻的大局觀迅速捕捉到這步“先手棋”。

他們立刻行動,深入研究政策,精心制定方案,目標直指礦權範圍6.66平方公里基本草原調整。

半年的艱苦斡旋,終於成功將其調整爲非基本草原,爲後續擴界掃清了關鍵障礙。緊接着,他們乘礦規調整的東風,向更廣闊的57.4平方公里外圍區塊發起總攻。

聯合科研機構開展詳實勘察,反覆論證方案可行性……專班成員的身影頻繁穿梭於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只爲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

最終,這塊“寶地”成功調入內蒙古自治區礦規並獲自然資源部備案,這一舉措不僅是23.86億噸的資源量,更是一舉搶佔西胡裡圖煤田開發的戰略制高點。

“我們多跑一里路,企業就多活十年。今天拓下的每一寸資源,都是在爲棗礦集團在蒙東的長遠發展打樁。”楊後勤望着廣袤的礦區感慨道。此刻,慶升公司的資源版圖已悄然擴大。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從本部資源縮減的焦慮到蒙東開疆拓土的豪邁,慶升公司的資源突破,既是棗礦集團“走出去”戰略的生動縮影,更是落實“兩優兩轉”要求的責任擔當。這張嶄新的採礦許可證,不僅爲慶升贏得了未來,更爲棗礦集團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築牢了堅實的資源屏障。

轉自:我的鋼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