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論丨增加優質影視內容供給,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下稱《若干舉措》)。《若干舉措》強調,要多措並舉加強內容建設,增加優質廣電視聽內容供給。實施“內容煥新計劃”,加強內容創新;改進電視劇集數和季播劇播出間隔時長等管理政策;改進電視劇內容審查工作,優化機制、提高效率;加強超高清節目製作播出宣傳推介;加強紀錄片、動畫片精品創作;鼓勵支持優秀微短劇進入電視播出;推動優秀境外節目引進播出等。同時,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加強節目版權保護。

近年來,隨着短視頻平臺的崛起,短視頻與短劇搶走了觀衆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擠壓了長視頻平臺和傳統廣電的市場,電視劇的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互聯網短劇和影視劇的審覈機制不同,前者往往依靠穿越、重生、豪門、霸總等等各種直接製造“爽點”的劇情吸引眼球。

《若干舉措》提出改進電視劇集數和季播劇播出間隔時長等管理政策,並改進電視劇內容審查工作,優化機制、提高效率,這些舉措將給電視臺與電視劇製作機構在製作、播出等領域增加更多的空間,有利於提高傳統廣電在內容和商業上的競爭力。同時,《若干舉措》提出的推動優秀境外節目引進播出,也將吸引更多觀衆迴歸電視頻道。

一直以來,影視劇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常以較長的篇幅以及鮮明的角色展現豐富的故事情節。因此,影視劇是文化IP,尤其是可商業化IP的重要來源,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併成爲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來源。

電視劇也是各國文化出口中的主流產品。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和繁榮文化產業,儘管我國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等以IP形式走向世界,但它們缺乏影視劇那樣的長故事賦予其與消費者更多感情連結。因此,需要繁榮包括動漫等在內的影視劇創作,才能打造更多IP,並衍生出更多具有商業價值的場景、服務和商品。

目前,短劇成爲資本和市場追逐的熱點。儘管短劇也在形成產業鏈,但尚不及影視劇所能釋放出的經濟價值與商業規模。大多數短劇是一次性的快速消費品,難以具有形成IP的基礎。短劇製作成本往往較低廉且週期較短,內容和模式相似,這種生產生態難以爲影視劇行業培育和輸送高質量的編劇、導演以及演員等人才資源。

我國應該大力發展影視劇產業,適度給予行業更多創作空間,令題材更加多元化,內容創意度更高,不僅豐富觀衆的精神世界,還有利於培育更多IP以及IP經濟,讓C-Drama”(Chinese Drama,中文電視劇)不斷走向世界,提高國家軟實力,向世界傳播推廣更具吸引力的中國。

下一階段,也應考慮引進更多優秀境外節目,形成開放競爭的行業格局。這將有助於影視產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製作質量,提升創意能力,增加優質廣電視聽內容供給,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