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論丨加大支持服務業發展力度,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國務院新聞辦日前就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對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貼息對象是向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的銀行貸款,聚焦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主要消費服務領域。貼息比例爲1個百分點,可以貼息1年,這些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單戶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爲100萬元,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近日財政部會同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爲相關的經營主體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將爲我國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進一步地提供扶持資金。
整體來看,《方案》是當前我國穩定經濟增長的一項時效性較強的政策。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不足、消費動力偏弱等挑戰,服務業作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健康發展對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爲59.1%,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60%。在這一背景下,通過貸款貼息政策支持服務業經營主體發展,成爲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舉措。
從短期政策作用來看,該《方案》對服務業經營主體具有較強的紓困作用。一是能緩解服務業經營主體資金壓力。服務業經營主體,特別是一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方案》通過提供年貼息比例1個百分點的支持,直接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了資金壓力。二是能提振消費信心與市場活力。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通過支持供給側發展,能間接提振消費信心和市場活力。尤其在文化旅遊與體育等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預計有更多資金用於提升服務質量、改善消費環境,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三是能促進就業市場的穩定與增長。服務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貸款貼息政策對於保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從中長期的政策效果來看,該《方案》對我國服務業升級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是可以促進我國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貸款貼息政策,將支持和引導相關服務業領域經營主體創新服務消費業態、模式和場景,擴大優質服務供給能力,以更優質、多元的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消費需求。這有利於推動服務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在餐飲方面,既能強化食品安全保障,也能加強特色餐飲文化培育;對住宿旅遊,也能加強設備更新和基礎設施升級,強化住宿服務與旅遊、康養、研學等業態融合。二是能提升服務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在健康領域,大健康產業將圍繞技術進步、政策支持、消費升級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積極拓展“AI+”醫療場景深化、精準健康管理服務等領域的發展。三是能推動服務業新增長點和新業態的培育。在旅遊領域,政策支持住宿服務與旅遊、康養、研學等業態融合,將推動“旅遊+”模式的創新發展。同時,在文化娛樂領域,政策支持文化藝術業、娛樂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的文化旅遊產品。
同時,該《方案》能促進宏觀經濟良性循環,尤其是推動構建服務消費與投資的良性互動機制。一方面,政策支持服務業經營主體增加投資,改善消費基礎設施,提升服務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服務供給的改善又會刺激消費需求,形成消費與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二是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升級。當然,如上所述,也能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升級。另外,《方案》中健康、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的系列政策,也會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爲了更加有效地發揮《方案》的政策效用,也需要在實施過程中,關注政策執行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不同服務業領域的差異化需求、長期資金支持和可持續發展、區域差異和城鄉平衡等問題。需要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尤其是地方政府應根據《方案》要求,儘快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明確各部門職責、操作流程和時間節點,確保政策落地。同時,還需加強部門協同和政策聯動,跨部門協調機制和聯席會議是其中的一項必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