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評論丨需建立專業科學的汽車測試標準
近日,一段理想i8與卡車對撞的測試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顯示,在以50km/h速度正面對撞後,2噸多重的理想SUV結構保持相對完好,而8噸重的卡車駕駛室與貨廂分離傾倒,這項測試引起一些爭議。
有部分聲音質疑測試的嚴肅性,因爲這個結果看起來並不符合物理規律。卡車生產商東風柳汽也對測試結果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並稱已啓動法律程序。承擔這次測試工作的中國汽研表示測試整個過程完全符合各項規定與標準,不屬於公告准入測試,只是用於車輛的開發驗證。
近期,中國汽車業經歷了激烈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過度設計與過度營銷的現象。現在,反“內卷式”競爭的行動使得企業不能繼續依靠降價贏得市場優勢,有分析認爲一些“測試”可能成爲新的營銷方式,有的去紐北賽道刷成績,有的測輔助駕駛系統水平,各顯神通。“測試”的優勢在於它能夠以直播或短視頻等方式在短時間內獲取流量,用視覺影像征服消費者,而不只是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產品內在品質等因素。
汽車產業目前存在兩個挑戰。一是產業“內卷式”競爭導致在價格不斷下行過程中,一些車企通過“減配”降低成本,可能會降低車輛安全性、耐用性與使用價值。二是我國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中佔據一定優勢,隨着越來越多新技術的市場化應用,使用功能變化迫切需要新的質量安全治理體系。
降成本壓力與新技術應用都會對汽車的安全質量與可靠性產生衝擊。我國汽車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在追逐技術迭代的產業狂奔中,各方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嚴格的檢驗檢測是保障質量安全、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是保障數智時代汽車產業安全發展的生命線。如果不能制定嚴格的標準以及加強檢驗檢測,任何一個產業都難以走遠。
因此,要通過專業且嚴格的標準制定,讓汽車檢測真正助力中國汽車產業提升全球競爭力。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基石,要確保每一項技術都有標準可依。因此,要樹立汽車檢測的權威性,建立專業科學的系統性評價測試體系,同時從產業和市場等多方向消除汽車安全的後顧之憂,真正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