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年穩定供電沒問題 賴清德:現在我們缺的是綠電

▲總統賴清德。(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日)上午到新北產業園區與企業座談。針對美方提出的關稅措施,賴表示,政府已啓動第一階段談判,將持續與美國展開協商。至於社會各界及企業都很關心電力問題,賴表示,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有問題,「現在我們缺的是綠電,所以政府正積極推動各項綠能建設」。

侯友宜提到,企業關心電力的問題,因爲以臺灣AI人工智慧跟半導體這幾年電力需求量很大,每年要用電的成長是2.8%,平均成長90億度,到2033會成長三成,這些壓力很大,業界也擔心這段這段時間再生能源 20%補不上來、核電又要歸零,而夏天的備載容量常常沒有到安全的15%,常常到10%、甚至以下,大家擔憂缺電危機,他會如實跟總統報告。

賴清德致詞時,首先感謝侯友宜市長、各位好朋友,撥出寶貴時間出席今天座談會。賴表示,感謝侯市長率領團隊跟中央一起合作,特別關注新北市物價波動,關心到新北市員工就業的安定,更拿出市府的資源,來對受影響企業提供金融協助,「在這裡向侯市長和侯市府表達感謝之意,請業界給侯市長和團隊熱烈掌聲」。

賴清德說,這次川普總統對等關稅衝擊全世界,臺灣也沒有例外。其中,臺灣的中小微型企業承受的壓力相對大,臺灣的中小微型企業數目高達150、160萬家,佔所有登記家數的98%,提供全國916萬個就業機會,佔勞工8成左右,「可以看得出來,中小微型企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也是穩定社會的一股很重要的力量,所以政府非常關心中小微型企業所受的衝擊」。

賴清德也利用這次的機會說明,指跟美國談判已經進行第一次談判,後續會持續進行,政府秉持幾個原則,第一,確保國家利益;第二,要維護臺灣產業發展的空間;第三,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因爲每一個行業在臺灣來講,都是一個生態系,沒有辦法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個是我特別跟大家說明的。

賴清德說,行政院在落實支持照顧方案的時候,也會把大家的意見納進去,金額目前也調整到930億,本來是880億。就是要反映過去這一段時間業界所提供的意見,行政院是做彈性的調整。目前行政院也召開行政院會,並提出、通過特別預算,金額是4100億。

賴清德強調,這次特別預算有別於以往,並不是舉債,而是用累計的歲計賸餘編列特別預算,其中第一個項目就是跟大家說明930億,要照顧受影響、受到衝擊的傳統產業。另外,照顧民生編列300億,要來補助勞健保;其中也包括1100億,要補助臺電。

而針對侯市長反映的電力穩定問題,賴清德說,經濟部盤點過,2032年臺灣穩定供電沒有問題,即便是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需要的電費概括估計進去,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有問題。

「現在我們缺的是綠電,所以政府正積極推動各項綠能建設。」賴清德說,包括重點的風電、太陽能發電,未來會着重在水力發電、地熱發電、氫能源等新興科技發電,都會持續推動。業界聽起來大家反應的跟電力有關係,不約而同,也許大家等等也會提出的,都是希望臺電不要調漲電費,因爲這時候關稅調漲,大家生產成本增加,希望電費可以穩定。

賴清德說,行政院編列1100億元補助電力公司,目的也是要讓電價穩定,也公平對待臺電在COVID19期間自行吸收成本,沒有調整電價來穩定物價,這個時候我們理應要給臺電合理對待,這就是編列1100億元的道理,不希望再增加業界經營的成本,不知道大家支不支持。今天在場立委不分黨派,希望大家都可以支持。

賴清德說,大家都很清楚,這一次對臺灣的衝擊很大,大家都憂心忡忡,我要特別提到,當然大家都很希望快,但我是認爲應該要快慢有序,不能夠只求快、沒有求國家利益,所以我是希望在剛剛和大家報告,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生存空間之下,快慢有序,提出能夠得到最好談判結果的策略。

賴清德強調,政府會嚴謹地面對這次的美國川普的關稅,政府也非常希望跟大家站在一起,但是一定是要站穩臺灣這個立場、快慢有序、反映業界的心聲,爭取到最好的談判結果,這纔是最重要、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