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立法計劃出爐,計劃審議法規項目19項

新快報訊 4月9日,全省立法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記者從會議獲悉,今年廣東人大堅持立足改革需要和省情實際,統籌安排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法規項目,計劃安排繼續審議項目6項,初次審議項目13項,預備審議項目21項。

精耕細作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實施好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

過去一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努力以高質量立法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年共審議法規、決定24件,通過18件,審查批准設區的市法規、決定66件,備案審查規範性文件254件,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其中尤爲關注的是“量身定製”的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2024—2027年),這是全國首個落實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的專項立法計劃,明確每年推出兩部左右大灣區法規,推進涉大灣區立法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樑向“小切口”“精細化”轉進。去年制定的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這兩部法規關注度高、影響力大、受益面廣,受到廣泛好評。

今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將突出精耕細作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實施好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制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條例、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搜尋救助合作條例,指導聚焦促進大灣區內地九市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大協同立法力度。

突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制定低空經濟發展條例

爲突出全方位擴大內需,今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計劃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快遞條例。突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抓緊制定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促進條例、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低空經濟發展條例。突出助力“百千萬工程”,制定縣域經濟振興條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突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制定河湖長制條例。突出法治廣東平安廣東建設,修改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計劃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民辦教育條例和實施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修改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徵兵工作規定等。突出“四個機關”建設,更好發揮代表作用,修改實施代表法辦法。

此外,根據國家、省委對立法工作新的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領域立法調研,及時增補相關立法項目。注重提高立法質量,進一步完善法規審議機制和委員認領法規辦理機制,加強與法規起草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司法廳和各專門委員會的溝通協調,提前介入重點法規起草工作,努力使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附:立法項目安排

(一)繼續審議項目(6項)

1.廣東省河湖長制條例

2.廣東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3.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4.廣東省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修改)

5.廣東省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

6.廣東省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促進條例

(二)初次審議項目(13項)

1.廣東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條例

2.廣東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搜尋救助合作條例

3.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

4.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修改)

5.廣東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修改)

6.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修改)

7.廣東省縣域經濟振興條例

8.廣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9.廣東省快遞條例

10.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修改)

11.廣東省低空經濟發展條例

12.廣東省民辦教育條例

13.廣東省徵兵工作規定(修改)

(三)預備項目安排

安排預備項目21項,包括制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合作發展條例、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商事調解條例、數據條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條例、水上搜尋救助條例、城市供水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審計條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修改鹽業管理條例、行業協會條例、地名管理條例、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國防教育條例、社會科學普及條例、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檔案條例。

採寫: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