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計劃安排29項立法項目
昨日,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計劃。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瞭解到,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計劃今年共安排29項立法項目,其中,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修訂)、養老服務條例、北京城市副中心條例等11項地方性法規草案和6項政府規章擬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北京城市副中心條例擬提請審議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王愛聲在發佈會上透露,今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計劃共安排立法項目29項,分爲兩類:第一類是審議項目,有17項,包括地方性法規草案11項、政府規章6項;第二類是預備項目,有12項,包括地方性法規草案7項、政府規章5項。
據介紹,在持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擬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城市副中心條例;將永定河保護條例作爲京津冀協同立法項目,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管理體制相關立法列爲京冀協同立法項目,共同推進調研論證、起草審議工作。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擬出臺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無線電管理辦法(修訂);開展旅遊條例(修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修訂)、建設徵地補償安置辦法(修訂)等調研論證工作;根據國家立法進程和本市實際需要,結合市人大立法工作安排,適時啓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條例、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等調研論證工作。
適時啓動就業促進條例調研論證
在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升首都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方面,擬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修訂)、長城保護條例、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修訂)、養犬管理規定(修訂)、房屋建築使用安全條例,出臺“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修訂);開展博物館條例、測繪條例(修訂)等調研論證工作;根據本市實際需要,結合市人大立法工作安排,適時啓動京西古道保護利用管理條例調研論證工作。
在改善民生福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擬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公園條例(修訂)、養老服務條例、集體合同條例(修訂),出臺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補償辦法;開展殯葬管理條例(修訂)、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實施《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若干規定(修訂)等調研論證工作;根據國家立法進程和本市實際需要,結合市人大立法工作安排,適時啓動就業促進條例調研論證工作。
據王愛聲透露,北京市司法局在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方面,擬出臺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辦法、非現場監管辦法;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修訂)等調研論證工作。
規章立法後評估辦法近期頒佈施行
發佈會上,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馬福威還介紹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辦法》立法情況。
據介紹,《北京市人民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辦法》,是今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計劃完成的第一個項目。《辦法》已經2025年4月17日市政府第1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近期頒佈施行。《辦法》共27條,從推動常態化開展規章立法後評估工作的需要出發,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內容涉及評估規章的範圍、編制和執行評估計劃、評估的方法和標準、制定評估指標體系、第三方機構參與評估、評估報告及其評審、評估成果運用等方面。
另外,2022年至2024年,北京市組織完成了147部規章立法後評估,約佔現行有效規章數量的3/4,從執行成效、社會影響等角度,深入檢視規章實施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取得了積極成效。
文/本報記者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