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券商哪些業務先行?多家券商研判行業發展:併購創新雙驅動,業績估值修復開啓新程

財聯社1月17日訊(記者 王晨)2024年,證券行業在政策引導與市場變化的雙重驅動下經歷了諸多變革,2025伊始,多家券商研究所紛紛給出券商行業2025年展望,亮點紛呈,從業務創新到行業格局優化,從市場活躍度提升到海外業務拓展,全方位展現出證券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政策東風下,證券行業正迎來全方位變革。監管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爲行業注入活力,推動併購重組、業務創新等進程加速。2025年,證券行業在重塑格局、挖掘新增長點的道路上穩步邁進,業績與估值也有望實現強勁修復,開啓新的發展篇章。

政策東風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在政策層面,監管政策正持續優化證券行業發展環境。2024年9月24日的“924新政”後,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涵蓋了降準降息、穩地產、穩股市等多個關鍵領域,爲資本市場注入了強勁活力。監管機構不僅明確表態支持長期資金入市,更是大力鼓勵併購重組,這無疑爲證券行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與此同時,監管框架日益清晰,風控指標計算的優化,進一步放寬了優質券商的資本約束。監管部門積極倡導券商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多元化路徑做優做強,全力推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券商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爲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併購重組加速重塑行業格局

2024年,證券行業併購重組進程加速,這一趨勢在2025年有望持續發揮重要影響。民生證券指出,2024年頭部及中小券商通過換股、增發、現金收購等多元化方式進行兼併重組,下半年併購節奏明顯加快。這種併購重組在短期內能擴大券商營收規模,從中長期來看,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

華創證券也強調,從長期格局看,併購重組仍是證券行業投資主線。預計2025年,在監管支持與股東重新審視行業格局的背景下,併購重組仍將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市場化、多元化併購將打破同質化瓶頸。

一方面,頭部券商優勢凸顯,引領行業發展,方正證券認爲,監管鼓勵頭部券商併購重組,打造世界領先的一流投行。在證券行業新定位下,頭部券商需要強化功能性建設,併購整合成爲提升綜合實力的關鍵路徑。若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整合完成,其資產規模將躍居國內第一,行業洗牌將促使中大型券商形成追趕局面,併購重組成爲提升綜合實力排名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中小券商尋求差異化,實現彎道超車。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成功補足了北方地區的區位資源和投行業務短板,市場競爭力得到顯著增強。中小券商還通過跨界合作與創新,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完善服務鏈條、提升客戶黏性,打破同質化瓶頸。垂直財經平臺、財富管理業務條線、金融科技平臺等成爲併購新方向,爲中小券商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可能。

業務創新多點開花,新增長點不斷涌現

投行業務等待常態化:年初以來,受權益市場大幅波動影響,監管層階段性收緊融資節奏,股權融資規模下滑。東興證券認爲,雖然投行業務展業受限,但券商可藉此機會提升承攬、定價和風控等核心執業能力,待監管開閘後更高效地開展業務。

招商證券指出,伴隨二級市場回暖、股市流動性充沛,股權融資的包容性回升,IPO常態化有望逐步實現,投行壓力將得到緩解。監管層自上而下鼓勵併購重組,簡化審覈流程,提供多元化交易工具,極大地激發了市場開展併購重組的積極性,爲投行業務提供了新機遇。

自營業務投資能力與風控成“勝負手”:在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資產配置能力和風控能力成爲券商投資的關鍵。東興證券強調,盲目增加自營投資規模不可取,券商需要更好地把握投資方向,提升投資能力和風控能力,合理配置權益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和大宗商品類資產,這可能成爲自營投資業績乃至券商業績彎道超車的關鍵。

天風證券提到,2024年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提及央行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批額度爲5000億,10月21日首次操作順利落地。互換便利提高了券商加槓桿的能力,增加了淨利潤的彈性空間,在資本市場回暖時,券商有望增厚淨利潤,提升ROE水平。

ETF、FICC與跨境理財帶來新機遇:ETF、FICC以及跨境理財等創新業務在2024年取得顯著進展,並有望在2025年成爲新的業績增長點。民生證券表示,2024年國內ETF市場規模增長顯著,產品數量和種類不斷豐富,這將拓展券商的收入渠道。在FICC領域,券商發力債券承銷、固收自營投資、資管和做市業務,有助於提高業績的穩定性。在海外業務方面,隨着資本市場開放的持續推進,跨境理財通等創新產品將提升券商跨境業務規模。

東興證券提到,各類ETF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憑藉投資收益比較優勢,有望帶動ETF增量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券商將ETF作爲財富管理和買方投顧的重點業務線,ETF將成爲權益及固收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券商在券結基金領域的規模擴張奠定基礎,進而推動手續費收入的較快增長。

中信證券指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和政策對金融國際化發展明確定調。在香港市場,中資券商在財富管理、資管、投資交易等領域的市場份額仍有提升空間。“跨境理財通”試點的落地爲跨境財富管理業務帶來機遇,中資券商應把握海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中國企業出海金融服務和東南亞互聯網經紀業務等機遇,完善國際業務佈局。

國際佈局加速推進: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香港市場發展受限的背景下,佈局海外市場成爲頭部券商的重要選擇。招商證券指出,抓住“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紅利和“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佈局東南亞、中東市場成爲多數頭部券商尋找新增長點的方向。華創證券也指出,中資券商依託香港子公司進軍東南亞市場,如國泰君安香港子公司收購越南券商IVS,中國銀河證券完成對馬來西亞聯昌集團旗下證券業務的收購。東南亞新興市場經濟增長迅速,通過併購進入當地市場是較爲快速的方式。

行業業績與估值有望迎來強勁修復

多家券商對2025年證券行業的業績和估值持樂觀態度。招商證券預計,在呵護式監管和寬鬆資金面的背景下,權益市場有望走出溫和、健康、持續的上漲行情。預計2025年行業實現總營收5111億,同比增長17%,實現淨利潤1814億,同比增長16%,ROE達到5.76%,同比提升0.59個百分點。

中原證券認爲,隨着一攬子增量政策的積極效應顯現,宏觀經濟向好回升,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得到夯實。2025年證券行業整體經營環境將持續回暖,經營業績有望在連續三年下滑修正後實現明顯改善。零售經紀、方向性權益自營、兩融等與權益二級市場行情高度正相關的業務,將成爲業績改善的主要驅動力。券商板塊存在向上修復估值的動力,有望挑戰2倍P/B的近年來估值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