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市中小學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徑與策略校長論壇”成功舉辦

京城初夏,萬物勃發。5月24日,“2025北京市中小學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徑與策略校長論壇”在北京市第十中學曉月苑分校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聯合主辦,由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北京市第十中學教育集團、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共同承辦。

論壇現場

出席本次論壇的主要領導和嘉賓有: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北京市教委信息化處處長吳雅星,北京市數字教育中心主任田鵬,豐臺區委教工委書記、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所長曹培傑,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副社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數字教育資源專委會秘書長付剛,北京市豐臺區教委副主任、北京市第十中學教育集團校長曲兆軍,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副院長馬濤,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家寶,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林志明。

領導、嘉賓蒞臨論壇現場

來自於北京市各區的300多位校長和教師代表齊聚論壇,研討交流、擘畫未來,共同奉獻了一場關於“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與應用”“中小學教育數字化”的多元對話與深度求索之旅。本次論壇面向全國同步直播,吸引逾萬人在線觀看。

上午,伴隨着北京第十中學學子的精彩表演,論壇在濃厚的科技氛圍中拉開帷幕。上午場由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副社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數字教育資源專委會秘書長付剛主持。

付剛副社長主持

首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北京市教委信息化處處長吳雅星,豐臺區委教工委書記、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分別爲本次論壇致辭。三位領導在致辭中強調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教育領域面臨重大變革和挑戰,重構教學範式、重塑教育生態是當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數字素養是中小學師生的核心素養之一,全社會要努力形成家校社一體化的人工智能教育新格局。三位領導着重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是對教育變革的有益支撐,政府、學校、企業要攜手探索AI時代的教育發展之路。

關成華院長致辭

吳雅星處長致辭

楊曉輝書記致辭

隨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所長曹培傑爲與會者帶來了《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態》的專題報告。曹所長在報告中指出,人類社會從工業時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使教育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數字化是教育的新賽道,人類的知識獲取方式和教育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教育數字化重點是轉型,廣大中小學要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重新制訂人才的培養標準,才能適應AI時代的教育鉅變。曹所長分享的內容,讓與會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對教育發展的深刻變革,認識到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時,教育形態會得到怎樣的重塑。

曹培傑所長作專題報告

北京市數字教育中心主任田鵬爲論壇作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強國首善之區建設新徵程: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與思考》的主旨演講。田主任在報告中介紹了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和應用的主要做法和已有經驗,並對中小學校如何推進人工智能應用進行了全面的指導。田主任的報告精彩紛呈,讓與會者對北京市在人工智能教育和應用方面的領先實踐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瞭解。

田鵬主任作主旨演講

北京市豐臺區教委副主任、北京市第十中學教育集團曲兆軍校長爲與會者帶來了《賦能成長雙引擎:極度個性化的AI智能體驅動學生個性化學習與教師教學效能躍升》的經驗分享。曲校長分享了第十中學教育集團利用AI爲教育賦能的具體做法,分享中所提到的“成長雙引擎”概念讓人耳目一新。第十中學教育集團與社會機構共同研發AI智能體——AI學伴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討論,學校在AI應用探索上的成果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

曲兆軍校長作經驗分享

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林志明博士爲與會者帶來了《中小學推進人工智能教育與人工智能應用的路徑與策略》的專題報告。林博士以“賦能賦魂”爲核心切入點,對AI的本質及其與教育的關係進行了深入闡發,並由此對中小學推進人工智能教育與應用的路徑與策略給出了專業的建議。在明晰中小學推進AI教育與AI應用的四步走路徑後,林博士着重介紹了育靈童所帶來的四位一體解決方案,即由AI教育實驗室、AI賦能學科教學、AI提質五育、AI增效校園管理四大方案所構成的全面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定位精準,前沿性和實踐性突出,引起了與會者的濃厚興趣。林博士的分享,有思想的高度,也有實踐的鮮明指向性,受到了校長和教師們的讚賞和好評。

林志明博士作專題報告

下午,論壇繼續舉行,由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博士趙武倩主持。

趙武倩博士

北京市第十中學生物老師李磊和高一一班的同學們爲與會者帶來了高中生物學必修2第5章第2節《染色體變異》的課堂展示。李老師現場邀請了5位嘉賓一同參與課堂教學。同學們熟練運用AI學伴完成了老師預先設計的六個任務,多位同學表示AI學伴可自如切換內容、可隨時提問,對他們的課堂學習大有裨益。參與課堂教學的嘉賓則表示在關注AI助力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AI是否會將學生導向其他一些非學習的場景,這引起與會者的廣泛認同。

李磊老師和同學們的課堂展示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李凱波主任對課堂展示進行了點評。李主任指出,AI打破了傳統教與學的方式,將課堂時間大部分交給了學生,教師的作用應更多體現在學習任務的設計和教學進程的推進上。她的點評爲廣大中小學教師開展AI時代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李凱波主任作課堂展示點評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副院長、特級教師馬濤作了《豐臺區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建設與課堂教學應用》的專題報告。馬院長指出,中小學在推進AI應用時最關鍵的是要抓住一點,即AI能否解決傳統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能否帶來教育質量的有效提升,如果做不到這兩點,那麼AI應用是要予以警惕的。馬院長這一見解可謂一語中的,令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掌握了檢驗AI應用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同時,馬院長在報告中還分享了豐臺區構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建設與推進人工智能課堂教學應用的系統實踐和豐碩成果,他所介紹的“豐臺經驗”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馬濤副院長作專題報告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校長助理、教育部中小學人工智能基地校北京八十中課程處主任石巖帶來了《打造全程數智育人新生態》的經驗分享。石主任在分享中重點介紹了北京八十中“融智課堂”的系統實踐,從教育理念的深度到各個智能應用開發的溫度,她的分享讓與會者看到了AI在中學裡的生動應用。八十中的實踐和探索,對在座中小學校長帶來了有益的啓迪。

石巖主任作經驗分享

科大訊飛AI創新教育總經理劉國飛先生爲論壇作了題爲《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實踐與思考》的專題報告。劉國飛先生在報告中介紹了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上的課程開發和產品應用,並對中小學如何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劉國飛先生作專題報告

北京市豐臺區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校長祁紅爲與會者作了《攜手AI共塑未來——豐臺一小人工智能教育的創新實踐》的經驗分享。祁紅校長從AI助學、AI助教、AI助研三個主要方面分享了豐臺一小人工智能應用的系統實踐。祁紅校長的壓軸分享,讓與會者深入瞭解到小學應該如何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將人工智能應用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豐臺一小的實踐經驗和深入思考,爲與會的衆多小學校長提供了重要參考。

祁紅校長作經驗分享

至此,“2025北京市中小學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徑與策略校長論壇”圓滿落下帷幕。上午議程側重政策和整體規劃,下午議程聚焦落地和實際應用,與會者由此充分了解到當前國家、中小學和社會機構在AI教育領域的宏觀部署、多維實踐和種種探索。論壇雖然只有一天的議程,但是乾貨滿滿,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深受啓發,收穫頗豐。

論壇現場的首都教育界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