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免吃藥也能降血壓 醫:最有效治療方式之一

醫師陳威龍表示,減重其實是降血壓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都有血壓偏高的問題,減重醫師陳威龍表示,減重其實是降血壓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研究顯示,減少5~10%的體重,就可能讓血壓顯著下降。他強調,高血壓不是「突然來的」,而是長期錯誤生活習慣的結果,與其只關心高血壓數值,不如好好改善飲食、運動和體重管理,當身體真正健康,血壓自然會恢復到該有的平衡狀態。

醫師陳威龍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高血壓成因有90%來自生活和飲食習慣,因此,大多數人是可以透過飲食、運動和體重管理來獲得改善,只有約10%的高血壓是由腎臟病、內分泌異常等「次發性」因素引起,需要額外的醫療評估

陳威龍接着提到,許多人認爲高血壓會讓人頭暈、頭痛,若沒症狀就代表沒問題,但事實上,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血壓異常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時,恐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陳威龍強調,高血壓不只是血壓問題,而是身體整體代謝失衡的結果,特別是腹部肥胖、胰島素阻抗、血脂異常、血糖過高者,更容易罹患高血壓,這也說明爲何代謝症候羣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至於有些人會問,血壓高是否需要馬上吃藥?陳威龍說,其實減重本身就是降血壓的一種治療方式。研究表明,減少5~10%的體重,就可能讓血壓明顯下降。這不只是因爲體重變輕,而是因爲內臟脂肪減少後,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管發炎降低,讓血管能更正常地擴張與收縮,減少血壓負擔。

陳威龍也藉此提醒高血壓患者日常該注意的關鍵事項,首先應定期量血壓,不要等到有症狀才檢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已經肥胖的人更要確實執行;其次是飲食控制,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與過量鹽分,選擇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小黃瓜、深綠色蔬菜)來幫助血壓平衡。

再來是運動習慣,陳威龍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可以顯著降低血壓,但高血壓者應注意運動強度,或和醫師討論安排適合的項目;最後是睡眠與壓力管理,避免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從而影響交感神經,使血壓持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