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藥費150萬…失智新藥「欣智樂」 健保不給付
失智症新藥正式抵臺,亞東醫院率先施打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第一針。記者林伯東/攝影
食藥署今年覈准「樂意保」、「欣智樂」兩款失智症新藥,提供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但新藥一年就要一五○萬元,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各界盼納健保。不過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欣智樂」經專家會議討論,已確定不建議健保給付,「樂意保」則是本月提出申請,預計明年第一季纔會有審議結果。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昨請衛福部就「因應二○二六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二點○升級三○點,盤點、檢討及精進臺灣失智症預防、照護、用藥等政策」進行專題報告,其中民進黨立法委員劉建國、李坤城質詢時,都關注失智新藥能否健保給付。
石崇良表示,欣智樂不建議納入健保,主要是新藥適用對象有限,僅針對阿茲海默症,且爲早期輕症患者,用藥前要詳細評估,排除曾中風、有微出血點、帶有APOE4基因者等,避免出現腦水腫、腦出血等副作用,費用昂貴也是一大問題。
石崇良指出,欣智樂經專家會議討論,雖已完成臨牀三期臨牀試驗,但追蹤時間不夠久、長期效益不明顯、藥價高昂。另參考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際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均未建議支付使用,決議「不建議納入健保給付」。
另款「樂意保」 尚待審議
另一款新藥樂意保,石崇良說,因七月才申請健保給付,預計要先進入醫療科技評估四十五天,完成審議流程,明年第一季纔有結果。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新藥在臺上市,確實許多民衆諮詢,但因限制條件太多,真正進行評估的人不多。用藥目的是延緩病程,藥物效果仍需時間跟證據,民衆應把重心放在日常習慣調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延緩疾病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