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近百新手駕駛死於交通事故 林月琴籲交通部改革考照制度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駕訓班業者今日舉辦記者會,指出考照制度無法篩選合格的駕駛人,導致每年有近百位新手駕駛死於交通事故,呼籲交通部應參考國外駕照考驗機制設計與推動經驗,加快改革國內駕訓制度。(林月琴辦公室提供)

臺灣的交通環境惡劣舉世聞名,駕駛的素養也是問題之一,爲此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駕訓班業者今日舉辦記者會,指出考照制度無法篩選合格的駕駛人,導致每年有近百位新手駕駛死於交通事故,呼籲交通部應參考國外駕照考驗機制設計與推動經驗,加快改革國內駕訓制度,並持續擴大推動機車駕訓教育與安駕補助,營造安心安全的用路文化。

林月琴表示,檢視目前各階段的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發現,國內並無明確的學校教育時數配置,因此更遑論系統化、階段性的運具教育,在成年前後的駕訓教育方面,也因爲學習過程中缺乏充足的訓練,加上考照內容過於簡單,未能篩選出合格的駕駛人,使得初領駕照2年內的年輕人,成爲國內交通事故傷亡的高風險族羣,每年約有近百位駕駛新手死於交通事故案件中。

她指出,細究目前考照制度問題,可分爲三大面向,首先筆試內容過於簡單、題項設計觀念淺薄,欠缺鑑別度,且受訓內容與教學指導缺乏明確標準;其次術科測驗過於形式化,與真實道路使用情境不符,且道路考驗未能全面推行,場考設施設備老舊未更新;最後是受限於目前法令規範而制定出的不合理訓練規劃,造成教學實務現場多采行共車教學,學術科時數造假成爲常態,缺乏市場機制的運作,更造成業者間劣幣驅良幣問題。

駕訓班業者黃飛發表示,關於駕訓班實際運作情形有3項困境,第一,術科考試不僅形式化,甚至出現評量標準南北、城鄉不一致、場內考驗項目不符合實際與舞弊等情事;第二,筆試測驗題目充斥直觀或是背誦型式的題目,使許多駕駛安全行爲類的考試題目出題率被稀釋,例如駕駛道德採是非題答題,考許多罰金題目;第三,在訓練制度部分,民營駕訓班管理辦法當初設計之初即不符合現實,致使從有該辦法開始,就無一家駕訓班能完全依照管理辦法執行訓練工作,最後的結果就是全國駕訓班的訓練標準只需盲從公路局的考驗標準即可,一些與考試項目相關連度低,但涉及安全駕駛意識的教學項目自然不會有人重視。

臺灣交通安全協會監事暨駕訓教練劉軒誠說明,在教練及用路人的角度而言,現在的駕訓制度並無法讓人相信是能夠開車上路的代表,無論是在教學端還是受訓端都是,許多教練只以讓學生通過現有考試項目爲目標,卻有許多在國際上被視爲基礎的知識與訓練都被忽略,連煞車跟油門的操作都沒有明確的考驗與訓練標準,甚至基本高速公路訓練課程都沒有,卻在考驗通過後就能直接上高速公路,這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卻是能拿到駕照的標準,也讓民衆對駕訓班的收費感到疑惑,因爲無法確定付錢後是否能得到有對應品質及符合實際用路需求的內容。

林月琴及駕訓班業者與臺灣交通安全協會在此共同呼籲,交通部應正視國內駕訓教學的發展困境,修訂民間業者管理辦法及相關規範,協助駕訓教育市場正常化發展,同時也應儘速調整考驗項目與內容,透過考試引導教學,並逐步引入漸進式駕照制度,透過精進考訓制度與後端駕駛人管理機制的搭配,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格的駕駛人,共同營造安心安全的用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