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大生爆肥得糖尿病 醫點名4大凶手:很多人天天吃
▲醫師提醒年輕人若忽略飲食可能也會罹患糖尿病。(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過去常被視爲中老年人疾病的糖尿病,正悄悄朝年輕族羣蔓延。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現代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不良,導致糖尿病患者年齡層下移,他更分享一個年僅19歲的大學生,因爲每天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加上缺乏運動,竟在青春年華就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
周建安透過診所社羣平臺分享,該名男大生身高173公分,體重達110公斤,原本是因體重問題前來求診,未料檢查竟顯示血糖飆高,連同血脂、尿酸與肝功能數值也一併異常。他追問後才得知,學生幾乎每天吃速食,每次份量是一般人的兩倍,飲料全爲全糖配方,甚至完全不喝白開水;在課業壓力下,作息紊亂、運動量極低,長期累積下導致身體亮起紅燈。
周醫師提醒,糖尿病並非只會找上銀髮族,年輕人若忽略飲食控制與生活習慣,同樣面臨罹病風險。他特別點出四大「高升糖陷阱食物」,即便外觀看似無害,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血糖飆升,建議民衆多加留意:
1. 白吐司常被視爲清淡選擇的白吐司,其實是高升糖指數的代表。因爲製作過程中去除了大量纖維與營養,屬於精緻澱粉,進入體內後容易迅速被吸收,引發血糖大幅波動。
2. 含糖飲料(如可樂)一罐360毫升的原味可樂,就含有約10茶匙糖分,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血糖與胰島素調控失衡,是糖尿病風險的溫牀。
3. 油炸食品(如鹹酥雞)油炸類不只熱量高,還可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與糖分,不僅影響血糖,更會增加胰島素阻抗,長期食用對健康構成威脅。
4. 果乾(如芒果乾、葡萄乾)外型小巧、甜味濃郁的果乾,雖然來自水果,卻是經濃縮處理的「糖分炸彈」。份量少卻熱量高,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讓血糖失控。
周建安呼籲,預防糖尿病關鍵不只在於「少糖」,更要學會辨識隱藏在日常食物中的高升糖陷阱,從根本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才能避免年紀輕輕就被慢性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