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萬騎手大軍,鐵了心做外賣,劉強東硬剛美團

2025年,劉強東鐵了心要做外賣。

2月11日,京東正式宣佈啓動招募“品質堂食餐飲商家””,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0佣金。

去年開始,京東就在試水外賣配送,在官網的“秒送”頻道下上線了“外賣”專區,入駐商家有瑞幸、庫迪、霸王茶姬等茶飲咖啡商家,以及袁記水餃、紫燕百味雞、漢堡王等連鎖餐飲商家。

在外界看來,京東已經低調很久。在京東科技、京東工業等待上市過程中,更多是資本層面展望。業務層面,已經許久沒有跨界戰爭。

如今,京東正式宣佈0佣金招募餐飲商家,明確了進軍外賣的決心,劉強東打響互聯網最後一場地面戰。

然而,在正式佈局外賣前,京東有哪些動作?抖音都沒能啃下來的外賣市場,京東能做好嗎?

0佣金,京東闖入外賣賽道

京東宣佈0佣金招募餐飲商家,並非突然之舉。

早在2024年,京東APP即上線奶茶、輕食等少數品類試水,此次針對餐飲商家的招商,標誌着京東正式闖入美團與餓了麼盤踞多年的外賣市場。

一位接近京東的人士告訴鯨選Pro,京東做外賣的牽頭人是郭慶。他曾是前美團系核心高管,在2014年加入美團,先後負責過美團住宿、門票度假、民宿等業務。2024年4月,郭慶正式加入京東,隨後成爲達達集團董事會主席。

郭慶在美團工作多年,熟悉美團的服務和打法,這招0佣金策略,或是郭慶的“對症下藥”。

從外賣佣金率對比,當前主流外賣平臺如美團官方給出的佣金率普遍爲6%-8%,部分商家反饋綜合費率甚至高達20%(含配送服務費),京東直接打出“0佣金”策略,對商家成本壓力形成精準打擊。

例如,一家外賣月銷售額20萬元的餐飲店,若入駐京東可省下至少1.2萬元/月的佣金成本,這對利潤微薄的餐飲業極具吸引力。

此外,京東強調招募只限“品質堂食餐廳”,隱含要求則是食品安全資質、線下堂食服務能力,試圖以差異化服務撬動中高端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曾於2023年試水外賣,但最終因履約能力不足、用戶心智未成而淡化發展。京東的差異化在於:依託“品質外賣”定位和自有物流體系,試圖從供給側(商家)和需求側(消費者)同時突破。例如,京東外賣首批合作商家包括瑞幸、喜茶等品牌,並通過“京東秒送”承諾30分鐘送達,直接對標美團“專送”服務。

京東此舉或是想通過高頻次的外賣訂單帶動低頻次商品(如生鮮、3C)的即時零售增長,構建“電商+本地生活”的雙輪驅動模式。

據《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已達6500億元,預計2030年突破2萬億元,京東顯然不願錯過這一增量市場。

達達或將私有化,京東外賣的運力底牌

京東對外賣的野心早有預兆。

2023年,京東即時零售更名爲“小時達”;2024年5月,京東將即時零售業務全面升級,整合“小時達”和京東到家,推出“京東秒送”,並打通4000個倉儲網點與550萬零售終端的數據系統,實現“下單即達”的履約能力。

截至2024年5月,“京東秒送”已覆蓋全國2300餘縣區市,合作門店超50萬家,覆蓋全品類商品。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京東秒送營收爲9.3億元,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規模還不算大,但在快速增長。

京東秒送的運力溢出,爲外賣業務提供了物流支持。這是京東決定動美團、餓了麼這些外賣玩家蛋糕的核心原因。

這意味着,京東外賣無需從零搭建配送體系,可直接調用冗餘運力,邊際成本遠低於其他未建設配送體系的競爭對手。

到了今年1月,京東宣佈以5.2億美元私有化達達集團(持股比例從63.2%升至100%)。若該提案生效,達達將被京東私有化直至退市。這一系列動作其實都是在爲外賣業務提前佈局。

私有化達達對於京東的外賣業務有着多重意義。

一方面,京東可以更好地整合達達的配送資源,實現配送效率的最大化。以同城配送爲例,達達的配送員能夠在30分鐘內將商品送達大部分區域,這與外賣配送的時效性要求很契合。

另一方面,通過私有化,京東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升自身在外賣市場的競爭力。有數據表明,在京東加強與達達合作後,其同城配送成本降低了約15%。

此外,京東還對物流配送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調度系統,能夠更精準地匹配訂單和配送員,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在上海地區的測試中,優化後的配送系統使得訂單配送時間平均縮短了5到8分鐘。

目前,據京東數據顯示,達達秒送年活躍騎手數量近130萬,累計註冊騎手數量達數千萬。隨着京東外賣加速擴展步伐,達達的配送網絡可形成“外賣+零售”的協同效應。

這或許就是劉強東做外賣的最大底氣。

京東能做起外賣嗎?

隨着京東入局外賣市場,外界最大的疑問是京東能做起外賣嗎?

從資金與資源來看,京東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京東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總計爲1,968億元人民幣(約合280億美元),可承受短期補貼戰。這使得京東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到外賣業務的市場推廣、技術研發、配送體系建設等方面。

資源方面,京東2022年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年度活躍用戶數爲5.883億,同比增長6.5%(此後京東不再披露用戶數據)。按照保守估算,京東年活躍用戶數超過6億。這些用戶是京東外賣的最大基礎,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和忠誠度,京東選擇從品質外賣入手,也契合自家用戶畫像。

此外,京東多年來建設的供應鏈管理優勢,還可爲餐飲商家提供食材集採支持,形成差異化競爭點。

京東內部的前美團系高管們,也是這場外賣大戰的“關鍵先生”。首先是前美團高管郭慶,作爲曾進入國美團最高決策機構S-team的成員,他在美團的操盤經驗,可爲京東做外賣少交很多“學費”。

跟隨郭慶加入京東的前美團外賣早期核心員工楊文傑,曾負責過美團外賣整體商流工作,並在2016年3月擔任美團外賣業務發展部總經理,他也能爲京東搭建外賣業務體系。

儘管京東有着些許優勢,但吃下份額,還是很那說。

目前,與美團對比,京東優勢在於佣金政策與供應鏈協同。從商家端考量,京東的0佣金僅爲階段性策略,長期需探索盈利模式,商家會擔憂補貼結束後費率反彈的情況發生。而且京東也需要證明訂單轉化能力,才能讓更多商家看到增量收入,進而吸引商家入駐。

其次,安信國際報告顯示,美團鏈接超1000萬年活躍商家、近7億年活躍用戶和超700萬年活躍騎手,外賣全場景月活用戶超2億。而且美團的用戶粘性極高,許多用戶已經習慣了在美團上下單點餐,擁有很強的護城河。

此次對商家端免佣金,但對用戶端沒有明確的補貼,送餐價格也未呈現出低價優勢。

回顧過往外賣大戰,即便強如抖音,在短視頻領域擁有巨大流量優勢、用戶使用時長甚至比美團都高,也有長期補貼的資金優勢。但在切入外賣業務時卻遇到了諸多困難,最終選擇放棄。餓了麼更是長期補貼,也擁有更爲成熟的配送體系,但與美團的多年競爭中,市場份額反而越來越少。

反觀京東,面對外賣業務就能比抖音更擅長嗎?這或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短期看,京東的資金和物流優勢能夠攪動行業格局。但長期看,能否打破用戶習慣和美團網絡效應,仍待觀察。若京東能依託零售基因,在食品安全、配送體驗、成本控制上樹立標杆,或將改寫“美團餓了麼雙寡頭”的格局。

否則,這場豪賭可能重蹈抖音覆轍,淪爲巨頭混戰中的又一枚“啞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