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家標準開始實施!三家主要起草單位均來自安徽

大皖新聞訊 3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發佈消息,4月1日起,文物出境審覈規範等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建築大學瞭解到,最新實施的文物出境審覈規範系列標準中,《文物出境審覈規範 第25部分:中國畫及書法》的三家主要起草單位均來自安徽,分別爲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文物鑑定站)、安徽省美術館、安徽建築大學。

此前,爲適應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領域標準化的戰略要求,提高文物出境審覈的規範性和可操作性,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文物局組織制定了《文物出境審覈規範》。2016年,《文物出境審覈規範 第1部分:總則》等第一批共17項文物出境審覈國家標準正式發佈,2024年,第二批14項文物的出境審覈規範發佈,並在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分別對中國畫及書法等14項文物的出境審覈程序、類別判定、年代判定、價值評定以及審覈結論形成等提出了技術要求。標準的實施將規範全國各文物進出境審覈機構審覈工作,防止我國珍貴文物流失,有力支撐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工作。

"這個標準一是更加規範,二是實操性更強。"《文物出境審覈規範 第25部分:中國畫及書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安徽建築大學藝術學院教師陳治軍介紹:"我們形成了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

文件從前期準備到成文發佈歷經了六年,期間項目負責人張耕及各位起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個標準的制定過程當中,我們總結了近10萬件書畫文物的鑑定流程和操作方法,比對了大量的材料。"陳治軍表示,"制定中最大的難度是‘如何考量實操性’的問題,一切的程序、判定都圍繞着實操性開展。"

據陳治軍介紹,此前中國畫和書法的出境也有一些可以參考的管理辦法和審覈標準,但沒有詳盡的出境規範,通過量化標準說明需要如何記錄整理。本標準的制定將更有利於文物出境的規範管理,"有了成文的規範後,書畫文物走出國門就有規可依,中外文化交流將會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此外,陳治軍表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鑑定站)、安徽省美術館、安徽建築大學三家單位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不僅體現了其在文物鑑定方面的權威性,這個標準的制定過程對安徽以後制定省級標準或者是其他類似的出境審覈標準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大皖新聞記者 於源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