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資人都在打聽的王琛是誰?

“去了杭州去北京,最近頭都大了,都是爲了託關係見到這幫AI大佬。”業內一位投資人告訴融中,“剛去了杭州掃了一遍產業園,最近又去北京,想要拜訪一下巨頭量化團隊。”

上述投資人告訴融中,“這幫做量化的,真的是捅了大模型的老窩!”

就在最近,樑文鋒的幻方量化老對手量化巨頭九坤,攜手微軟團隊成功復現DeepSeek-R1,還首次發現了語言混合(例如中英文夾雜)會顯著降低推理能力等問題。

一個樑文鋒還不夠,如今,九坤也搞大模型了。還不止於此,另一量化巨頭寬則在2月24日發佈了智能學習實驗室人才招聘通知,宣稱該實驗室將朝着整個人工智能啓航。

根據路邊消息社爆料,最近,投資人們都去清華打聽王琛了,而他正是九坤投資的創始人。不同於浙大畢業的樑文鋒,王琛畢業於清華數學物理專業。他曾就職於華爾街對衝基金千禧年,2010年前後,恰逢國內股指期貨上市,身在美國的王琛認爲國內機會千載難逢,同年和姚齊聰(北京大學數學學士、金融數學碩士)一起回國創業。

根據上述爆料,去年黃仁勳到香港大學做客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陳茂波組局,邀請了英偉達 CEO黃仁勳、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院士、校董會主席沈向洋、紅杉中國沈南鵬等人。而王琛,也在這場飯局中。

早就與算力巨頭吃過飯的王琛,似乎早已踏入大模型的潮水中。

見不到樑文鋒,還見不到王琛?

樑文鋒大火之後,整個一級市場都在託關係、走後門。

最近,融中和投資人溝通了不少,大多數投資機構都在試圖找到渠道,以此聯繫樑文鋒。不過,目前能見到他的人還是少數。

“我們有渠道能聯繫到他,但最近想要見面還是比較難,可能還需要等這一波熱潮涼一涼。”深圳某機構投資人告訴融中。

“可以說,沒有投資人不想見到他,不一定非要投資進去,但學習一下還是好的。”上述投資人補充說,“當然了,有份額最好哈哈。”

DeepSeek火爆之餘,投資人們也在另闢蹊徑。比如,找相關的項目,或者類似的項目,抑或者能複製其成功的項目。

也就在這個時候,王琛出現了。

最近,量化公司九坤宣佈,攜手微軟團隊成功復現DeepSeek-R1,還首次發現了語言混合(例如中英文夾雜)會顯著降低推理能力等問題。

而王琛,正是九坤的創始人。

創立九坤投資之前,王琛在華爾街對衝基金千禧年任職。雖然海外有很多量化機構,其中也有很多中國人,但並沒有一家中國的量化機構,當時在中國,量化投資基本處於空白。

2010年契機出現,國內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中國資本市場有了最初的風險對衝工具,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量化交易的標的。

嗅到了中國量化蓬勃發展的機遇,2012年,王琛與同事姚齊聰一起成立了九坤投資,希望打造屬於中國的量化投資機構。

王琛曾表示,“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就樹立了努力的方向:希望中國能有一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量化機構,並且希望這個量化機構能夠按照國際化的標準,用國際領先的技術來實現交易能力,通過體系化的團隊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經過數年的發展,九坤投資管理規模也較早突破百億,更被譽爲“量化四大天王”之一。王琛表示,中國的量化投資得益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在過去十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包括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新技術的迭代與應用爲量化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而這剛好,爲九坤殺入大模型,奠定了技術的基礎。

有投資人打趣,“見不到樑文鋒,還見不到王琛嗎?”

根據路邊消息社的爆料,其實在樑文鋒(浙大畢業)之前,大多數做大模型的都是清華系的,去年下半年,月之暗面在內的大模型六虎估值飛上天的時候,不少投資人想要看類似的、便宜一點的項目,不論是深圳投資人還是上海的,絕對會來北京,去中關村、清華周邊挖一挖。

好像只有清華,這纔是大模型根紅苗正的老家。

但這個王琛,還真又是清華人!不僅清華畢業,還是數學物理學士、理論計算機博士。其實,之所以這些做量化的紛紛進入大模型領域,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做量化本身就需要算法支持,比如九坤內部,設置了三大內部實驗室(Data Lab、AI Lab、水滴實驗室)和一個外部聯合實驗室(九坤—IDEA聯合實驗室),算是有了一些基礎。

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就是做量化的時候,他們已經囤積了一些高性能芯片。

在雲算力端,當時除了幾家互聯網公司(商湯、百度、騰訊、字節、阿里),就只有幻方有超過1萬張A100芯片儲備。

一家需要GPU做量化的金融機構,囤積一些顯卡很正常,但買了1萬張,比肩國內頭部互聯網大廠,甚至還自己建起了集羣,就很魔幻了。

而九坤這邊,同樣也有自己的囤貨。

去年11月的時候,融中曾報道這樣一幕,黃仁勳到港大參加活動,爲了迎接他,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陳茂波組局,邀請了英偉達 CEO黃仁勳、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院士、校董會主席沈向洋、紅杉中國沈南鵬等人。

當時,很多人看到了香港最火的大排檔愛文生,也關注到了沈南鵬,但其實,九坤的王琛也在其中。

而這也是,爲什麼九坤能殺入大模型領域的重要原因。

量化機構重金招聘AI工程師

九坤的宣佈攜手微軟團隊成功復現DeepSeek-R1之餘,還透露了更多信息,九坤官方表示,復現成功定義爲:長思維鏈(Long CoT)能夠自然涌現;跨領域ood泛化,比如在數學題上有顯著提升。該團隊在網上公開了論文,主要由微軟亞洲研究院、九坤投資和其他獨立人員合著。

據瞭解,該團隊還首次發現了,輸出長度與推理性能提升無關,語言混合(例如中英文夾雜)會顯著降低推理能力,reasoning tokens(推理標記)確實有提升推理性能等多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該團隊還開源了完整的超參調優經驗,RL算法設計,代碼數據等。

“我們的Logic-RL團隊主要成員,從上次小打小鬧的三人組升級到了五人陣容,不過大家還都是大三大四本科生。新來的兩位大佬爲此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該作者在知乎上作完整的技術報告解讀時表示。

不僅是九坤,另一量化巨頭寬德則在2月24日發佈了智能學習實驗室人才招聘通知,宣稱該實驗室將朝着整個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啓航。其中提及“匯聚頂尖AI人才,專注於研發通用性”等。

這傢俬募通過上述文章招聘AI研究員、AI工程師,並註明上述兩個崗位均開放社會招聘(有經驗人士)、校園招聘(在校生),且全職、實習皆可。

不僅如此,近日,一家名爲蒙璽投資的私募量化機構,發文透露了其建立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的蹤跡。

據悉,這家機構已把實驗室定位在合肥,外界預期其將利用合肥獨有的理工科人才優勢。

一些渠道的信息顯示,這家機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正在招聘機器學習方向的實習研究員。

相關實習崗位有很多細節上的要求:包括崗位招聘“全年開放”,並建議申請成功者每週要至少實習三天。

相關崗位還特別標明瞭“沒有枯燥的代碼流水線、拒絕重複的機械勞動”等宣傳語。

這個用人風格和deepseek有幾分相似。此前透露出的消息,後者專注於尋找“樸素的探索者”,推崇司內的極客文化。

不僅是這幾家量化公司,融中和獵頭聊了一下,最近,大量量化公司都在緊急撈人,提供北京、上海、香港、深圳以及新加坡的崗位。似乎決意要參與這場量化大模型之戰。

越來越多的量化機構殺入大模型領域,看來,人人想做樑文鋒。

誰都想“學”樑文鋒?

不過,並非人人都能成爲樑文鋒。

此前,融中曾報道《投資人想見樑文鋒,需要向地方打彙報?》其中提及,DeepSeek火了之後,投資圈開始焦慮了。

根據“路邊消息社”等媒體報道,“最近想要見DeepSeek創始人樑文鋒,需要彙報到地方辦公室。”根據報道,最近想要約見樑文鋒的投資機構太多,爲了保護這位AI大牛,想約見他的機構,需要先報到省委辦公廳。

融中作者瞭解到,今年開年後,AI已經成爲所有機構重點討論的內容。有投資人告訴融中作者,開年上班後,投醫療的、投科技的、投AI的都在研究DeepSeek。某華南科技機構投資人告訴融中作者,“AI組急瘋了,最近就是找各種關係、各種辦法去見他一面。不過,目前還沒見到呢。”

不過,有相關人員告訴融中,作爲AI領域的大牛,樑文鋒已經是“重點保護對象”,一般人肯定見不到了。投資人雖然人脈廣泛,能加到微信,都很難。

“現在到了拼資源的時候,別管估值多高,能投進去就已經證明自己了。”

最近,市場上流傳一個新消息,稱樑文峰團隊有意接觸外部融資,並稱社保基金等國資以及阿里等大廠已經在積極對接。雖然此後被闢謠,但消息一出,還是引發了市場的震動。

太多機構想要分一杯羹了。

對於這樣一個超現象級項目,沒有投資人願意錯過。

不過,估值到底能達到多少?投資人們也在討論。

“那不用說啊,一定是天價。”根據報道,目前,市場爲DeepSeek估值時,對標的是OpenAI,其估值區間被估算在10億美元至1500億美元之間。而1500億美元,剛好是當前OpenAI的一半。

不過此前,也有一則業內消息,稱阿里給了DeepSeek100億美元的估值,雖然不如上述千億美元高昂,但已經仍然遠超國內大模型參與者,此後這一消息被闢謠,但對於DeepSeek估值到底如何定價的問題,投資人已經吵瘋了。

不過,也有投資人對這一估值保持謹慎態度,“之前大模型項目,已經貴到很難有人投得起下一輪了,DeepSeek如果直接對標OpenAI,哪一家有實力?”

比如,波士頓風險投資公司Glasswing Ventures創始人魯迪納・塞塞裡依據同行公司估值判斷,認爲DeepSeek最少值10億美元。研究工程師Sebastian Raschka則覺得,鑑於DeepSeek強大的品牌認知度,其估值應在20億到100億美元之間。而Sweat Free Telecom創始人查納基亞・拉姆德夫的預測更爲樂觀,他認爲DeepSeek估值可達1550億美元。

融中和身邊的投資人朋友們打聽了一圈,10億美元可能是最低價。“他值得,但是再貴,我們就投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