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證監會重磅發聲,事關嚴打證券違法犯罪

2月21日下午3時,最高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新聞發佈會。最高檢副檢察長葛曉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要點如下:

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證券犯罪366件1011人

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證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訴案件數、人數年均增長30.5%、16%。

發佈會上,最高檢發佈了第55批指導性案例,涵蓋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違規披露、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重點打擊領域,對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高管、金融從業人員、中介組織人員以及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等全鏈條追責。

最高檢: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發揮刑罰震懾作用

最高檢副檢察長葛曉燕表示,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發揮刑罰震懾作用。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依法從嚴追捕追訴證券犯罪,爲資本市場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證監會:對惡性違法重拳出擊,持續加強資本市場執法高壓態勢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深入推進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文件落地,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強化監管執法政治擔當,不斷提升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壓降辦案週期,提升辦案質效,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違規減持等惡性違法重拳出擊,從嚴懲處,持續鞏固並不斷加強資本市場執法高壓態勢,繼續發揮好與司法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相關各方的治理合力,共同護航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證監會:堅持重拳出擊,切實維護好廣大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證監會堅持重拳出擊,切實維護好廣大投資者的根本利益,資本市場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是企業融資的重要場所,也是數億老百姓投資的重要渠道,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工作的重中之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爲擾亂破壞市場秩序,侵蝕市場信用根基,甚至還會誘發金融風險,嚴重侵害人民羣衆利益,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

李明指出,證監會稽查執法的職責使命,就是遵循反證券欺詐的基本邏輯,通過懲治違法“已然”,震懾違法“未然”,激濁揚清,修復信用,爲資本市場公平秩序保駕護航,爲廣大投資者根本利益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證監會:堅決扭轉公衆公司不公、董事不懂事、私募不私等亂象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近年來,證監會通過監管執法有效壓實相關各方法律責任。例如,壓實大股東、實控人的信義義務,“董監高”人員的忠實勤勉義務,中介機構的“看門人”義務,資產管理人的受託義務等等,堅決扭轉“公衆公司不公”“董事不懂事”“私募不私”等亂象,推動上市公司治理和內控水平不斷提升,引導市場各方基於法律規則和市場邏輯有序博弈,持續增強市場自我約束、自我糾偏、自我修復的內生活力。

證監會: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護投資者角度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我國股市中小投資者佔比高達96%,風險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濟能力相對不足,是案件中“看不見的當事人”。對於執法個案中的證據採信、法律適用等具體問題,證監會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護投資者的角度,既做好“技術判斷”,更做好“價值判斷”。

證監會:資本市場生態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諸多變化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 嚴監嚴管的目的是強本強基,在堅持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爲的同時,證監會也注重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着力推動市場生態的不斷優化。隨着近年來監管執法效果的不斷顯現,資本市場生態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諸多變化,“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氛圍日益濃厚。

證監會:執法堅持客觀中立、不偏不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證監會執法堅持客觀中立、不偏不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避免執法結果畸輕畸重、同事不同罰、顯失公平,既保持執法力度,又釋放執法溫度,持續提升執法透明度,努力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一是建立健全違法認定裁量標準。二是不斷強化執法質量內控監督。三是依法尊重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持續更新中……

本文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時報、財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