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製售僞劣商品犯罪21404人
記者今天(14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批准逮捕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4486件7716人,起訴10855件21404人。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案件535件565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510件553人。
與此同時,最高檢開展“檢護質量安全2024”、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打擊“特供酒”犯罪等一系列專項行動,聚焦社區團購、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新業態領域,以及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嚴重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從嚴打擊與人民羣衆密切相關的製售僞劣商品犯罪。
最高檢加大對重大敏感案件的督辦指導力度。指導天津、河北兩地依法迅速辦理“油罐車運輸食用油”案件,有力震懾犯罪,迴應公衆質疑,目前案件已提起公訴。對總檯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安徽阜陽槽頭肉案、廣東東莞製售非標滅火器案等掛牌督辦,指導地方檢察機關積極開展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工作,加強法律監督,確保案件辦理質效。
爲警示、震懾製售僞劣商品犯罪,最高檢今天還發布了6件典型案例,分別是:
潘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
袁某甲等人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污染環境案
吳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
陳某、孫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
王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
武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假藥案
案例聚焦民生問題,涵蓋滅火器、柴油、化妝品、化肥、藥品等與人民羣衆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
最高檢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涉及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往往在源頭生產時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模式,在銷售環節又涉及多個銷售代理商,鏈條長,人員較多。檢察機關深挖徹查犯罪線索,全鏈條打擊上下游犯罪。同時,堅持治罪與治理相結合,對辦案中發現監管部門或涉案單位存在的管理漏洞、違法犯罪隱患,依法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如廣東省檢察機關辦理的吳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檢察機關針對案件反映出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行政監管中存在的執法漏洞和薄弱環節制發檢察建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迅速制定和開展兒童化妝品專項整治活動,從嚴查處違法行爲,同時建立日常監管長效機制,加強普法宣傳,促進“抓前端、治未病”,守護嬰幼兒化妝品安全。
最高檢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重大案件的掛牌督辦力度,提升案件辦理質效,聚焦網絡平臺、直播間售假和農村、城鄉接合部食藥安全等問題,協同發力,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檢察機關依法懲治製售僞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