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淨零轉型2030年前投9000億 帶動民間4兆投資

總統賴清德今天說,政府預計在2030年之前,投注新臺幣9000億元,帶動民間共同投資4兆元,希望成功達到能源轉型更安全、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生活轉型更永續、社會轉型更具韌性。

賴總統並說,政府推動人工智慧新十大建設,要讓臺灣更具競爭力,讓臺灣更加進步,其中社會上有志之士不斷提出,臺灣要有自己的主權AI(人工智慧),至少在醫療、法律、金融3個領域要有主權AI,他希望未來打造醫療主權AI時 能夠得到醫界協助。

賴總統今天出席「臺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並致詞,總統說,今天大家共聚一堂,這是醫界對社會發出的共同宣言「我們要守護國人健康,也守護地球健康」。

總統表示,氣候變遷是這一代,更是下一代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去年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希望凝聚各方力量,促進臺灣永續發展。

他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不僅是颱風、短時強降雨帶來的水災,還包括,熱浪、氣溫上升,影響到傳染病散播、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對人類的健康、生存、生活都影響很大,大家責無旁貸,應該共同面對。

總統說,2050年淨零排放,自前總統蔡英文宣示開始,一直是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並沒有因爲時空轉變或地緣政治變化而有任何改變。

他表示,政府預計2030年前投注9000億元,帶動民間共同投資4兆元,希望成功達到能源轉型更安全、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生活轉型更永續、社會轉型更具韌性。

總統說,衛福部從去年開始,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劃,已經完成輔導40家醫療機構進行碳盤查。

他表示,氣候變遷的影響是跨世代,今天的減碳行動會決定未來的生存條件;氣候的調適挑戰是這一代無法迴避的課題,因此這一輩的責任是立即行動,爲接下來的淨零路徑打好基礎,讓下一代看見希望,也有能力與韌性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

另外,總統說,雖然他已離開醫療第一線,但希望帶領政府做醫界後盾,「你們在前線,我在後方協助」,促進全民健康福祉,包括百億新藥基金用多少補多少、5年近500億的健康臺灣深耕計劃。

總統表示,希望醫界投入生醫領域,若醫界、生醫界、科技界3個領域串聯,他相信臺灣生醫領域的發展可以成爲國際注目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