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遺產爭奪戰愈演愈烈,施幼珍爲何始終沉默?

這個夏天的燥意遠未結束,宗慶後身後緋聞正有演變成連續劇的趨勢。

人們關注着嫡庶之爭,驚詫於豪門恩怨,聚焦着宗馥莉被“同父異母弟妹”在港起訴的訴狀,深挖着杜建英的青春過往,也等待着宗馥莉的應對反擊。

然而,風波中有一個人卻被忽略了,那就是宗慶後的原配妻子施幼珍。她是宗馥莉的生母,是宗慶後的結髮妻子。同時,她也是娃哈哈飲料帝國起伏的親歷者及見證人。

自古打江山易,守江山和傳江山難,隱忍的施幼珍在棋局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她的故事,是否連通着宗慶後和宗馥莉的精神世界?

交集

宗慶後出生於1945年,從小學習優異,但由於家境貧困,初中畢業後他就不得不輟學了。

18歲時,宗慶後來到浙江舟山馬目農場,四野荒無人煙,遠方大海環繞,被知青們稱爲“舟山西伯利亞”。

他隨着大時代的起伏漂流,從舟山到紹興,從農場到茶場,採茶、割稻、燒窯,人生有青色、黃色、黑色,沒有桃色。

母親也覺得他不會再回到杭州,託人打了一整套漆木傢俱運到紹興茶場,催促婚事,但被宗慶後送回,他還是想回城。

從茶場向北3000公里,黑龍江極北之地,宗慶後的同鄉施幼珍同樣期待返回杭州。

和宗慶後類似,她的下放地名叫雁窩島,遠望只有北大荒的茫茫雪原。

兩人的人生,最終因大時代產生交集。1978年的春天姍姍來遲,宗慶後和施幼珍先後回到杭州。

施幼珍被安排到商業系統工作。宗慶後則接替母親的崗位,成爲杭州郵電路小學校辦紙箱廠的一名工人。

後來,領導看重宗慶後才能,讓他做了校辦工廠的供銷員。1978年,經人介紹,宗慶後認識了施幼珍。

施幼珍比宗慶後小4歲,性格溫和、善解人意。多年後,她回想第一次見面時,覺得宗慶後“有點矮,但長得還算白淨。”

經雙方家長同意,她與宗慶後迅速定下婚事。

訂婚後,宗慶後奔走天南海北,倒賣蠶絲、推銷電錶和電扇,全國各地催收賬款。因爲聚少離多,宗慶後的母親對此頗有微詞。

但施幼珍反過來安慰婆婆“您別擔心,他其實也是想多發展事業,現在廠裡的事情辦好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安心地辦婚事了。”

1980年勞動節當天,兩人正式結婚。婚後沒幾天,宗慶後就又跑到外地要賬去了。婚後第二年,兩人的女兒出生了。

兩人爲女兒起名宗馥莉,寓意着又有“福”又有“利”。

註腳

1987年勞動節,42歲的宗慶後借款14萬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正式開始創業。

爲節約時間,宗慶後乾脆將妻子女兒接來。把小家安頓在舊教室裡。

從此,宗慶後騎着三輪車,後面載着一箱箱作業簿,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夏天到了,宗慶後又開拓了賣棒冰的生意。

那時,冰棍到貨後,宗慶後爭分奪秒的在炎炎烈日下卸貨,趕緊放進冷庫裡。客戶一個電話打來,他又得立刻將冰棍搬出,踩着三輪車在烈日下送貨。

這種冷熱交替的氣溫變化,使得宗慶後時常感冒。施幼珍爲他縫製了厚厚的軍大衣,讓他在冷庫裡搬冰棍的時候穿上。

一年後,宗慶後的生意進行得十分順利,盈利了20幾萬。

1988年,各種口服液市場火熱,宗慶後意識到其中的機會。他找到一名叫張宏輝的藥師,希望能將其納入麾下,生產製造自己的營養口服液。

拜訪幾次後,宗慶後把上城區教育局剛剛分給他的大房子,讓給了張宏輝。施幼珍帶着女兒,又搬回了最開始那個10平米的小房間。

隨着“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娃哈哈幾個月就實現了488萬收入,到1989年,娃哈哈的收入已經達到2713萬元。

娃哈哈的名字,飛入千家萬戶。到了1990年,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就創造了年產值近1億的目標。

那一年浙江電視臺對宗慶後的報道中,短暫的出現了施幼珍與年幼的宗馥莉的身影。兩人圍坐在一張小方桌上吃晚飯,兩菜一湯配着白飯,清淡簡單。

那是施幼珍第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她留着幹練的短髮,面龐清麗,衣着樸素。

短髮似乎成爲她的標誌,在之後的幾十年,她一直以短髮示人,成爲創業傳奇中沉默的註腳。

支撐

那幾年,娃哈哈高歌猛進。宗慶後以民營小廠的身份收購國有杭州罐頭廠後,娃哈哈產值達到2.5億元。

隨後,娃哈哈趁熱打鐵進入飲料市場,娃哈哈從此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企業的飛速擴張吸引來不少人才。1991年,25歲的浙大高材生杜建英放棄幹部身份,從杭州醫用光學儀器廠辭職,參加了娃哈哈的面試。

杜建英比宗慶後小21歲,英文非常好,後來負責娃哈哈的海外出口業務。

1999年,娃哈哈集團董事會成立,娃哈哈第一批董事浮出水面。七個人裡面,有宗慶後、杜建英還有施幼珍。

在娃哈哈之外,施幼珍也作爲家庭的支柱。

到了入學的年紀,她將女兒從杭州建國一小轉入更好的勝利小學,後又送入頂尖的杭州二中。這所中學是整個杭州市乃至浙江省最好的中學之一。

1996年,14歲的宗馥莉前去美國留學,在聖馬利諾高中就讀。那是一間寄宿學校,管理嚴格,日程安排也很緊。

娃哈哈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宗慶後和施幼珍的感情也在發生變故。

多年後的媒體報道中,宗慶後、施幼珍、杜建英此時已陷情感漩渦,雖然財新網調查中,宗慶後生前並未和施幼珍離婚,然而兩人的婚姻顯然已難復當初。

此時的娃哈哈,已經成長爲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的巨頭,而施幼珍始終沉默。風波之前,公衆並不知曉她與宗慶後的婚姻危機。

她依舊扮演着宗慶後身邊重要的角色,支撐商業版圖,也支撐宗的人設。

她習慣了隱忍和付出。當年,施幼珍從杭州市第八中學畢業後,把留城的機會讓給妹妹,在北大荒待了十幾年。

而宗慶後出軌後,她依舊選擇了繼續支撐宗氏帝國。

2002年5月20日,施幼珍擔任娃哈哈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吹響了娃哈哈向童裝市場進發的號角。

2003年10月,施幼珍和宗馥莉註冊成立了杭州宏勝飲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後來成爲娃哈哈代工業務的核心支柱。

2004年,施幼珍罕見露面接受了《第一財經·財富人生》的採訪,這是這麼多年來施幼珍唯一的公開採訪資料。

鏡頭中,她留着齊肩短髮,穿着黑色上衣,肩上披着紫色的絲巾。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痕跡,但她望向鏡頭的目光始終溫和。

在採訪中,施幼珍說:“宗慶後是家中的長子,受到家裡的關愛很少。這麼多年,哪怕有很多爭執,每次看到他都覺得不忍心,很可憐他。”

她還在採訪中意味深長的說:“現在的宗慶後已經不是我們家庭的某一個成員了,而是屬於娃哈哈,屬於整個集團。”

在節目中,宗慶後看到這段採訪後,在鏡頭前一度情緒失控,不停拭淚。

反擊

2004年,22歲的宗馥莉從佩珀代因大學畢業,回國正式加入娃哈哈集團。

公開報道中,一名叫張勇的知情人說,在宗馥莉14歲出國留學前,見面的時候會“叫我叔叔”,但留學回來後就不再叫了,見面只是點點頭。

2006年,娃哈哈集團陷入股權危機,面臨着被外企達能集團惡意收購的困局。

達能指出,娃哈哈旗下的企業中,有施幼珍和宗馥莉的名字,並以此攻擊宗慶後和娃哈哈的形象。

宗慶後反駁道“我的妻子爲娃哈哈辛勤了一輩子,現在退休了,爲了公司的奶粉供應緊張還在不計報酬地去黑龍江等地解決奶粉供應問題……”

在這場與達能的戰爭中,2007年夏宗慶後曾發表了“既然你和我結婚了,就得跟我好好過日子,別去找第三者”的經典言論。

然而,現實中,宗慶後自己並未做到。

一切都是演戲,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所有人不過是扮演自己的角色。

不久後,42歲的宗馥莉,和當初宗慶後創業時一個年紀,接手龐大的飲料帝國。

隨後,宗馥莉則密集接手其父母宗慶後、施幼珍旗下公司。據21世紀經濟報道,去年“恆楓系”旗下多家公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均是施幼珍卸任董事等職務,宗馥莉的職務變更爲執行董事。

2024年,宗馥莉登頂胡潤女首富,娃哈哈營收重回700億。

2025年,波瀾再起。“宗氏子女”訴訟揭開宗家往事,但施幼珍依舊沉默。宗馥莉的應對是否得到母親的授意,也無從得知。

可知的是,施幼珍的心志從不軟弱。

當年下放極北的雁窩島,她在島上割麥、養豬、放牧,最後一路當上了畜牧排的副排長。

她以自己的方式報復命運,並願意爲此等待漫長的時間。

1、《宗慶後傳奇——平民首富的中國奮鬥史》王國章著

2、《宗慶後爲什麼能》真柏著

3、《娃哈哈宗慶後傳 活出自己:宗慶後的開拓精神與人生本備》王建平著

4、《超級CEO成功哲學課--宗慶後》劉偉著

5、《激盪三十年》吳曉波著

6、浙江電視臺《浙江新聞》1990

7、2011年5月《背後的故事》李湘專訪宗慶後

8、2004年《第一財經·財富人生》專訪宗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