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收場頻發生火災 桃園擬納高風險管制
桃園蘆竹大新路376巷內一處資源回收廠閒置的廠房今年6月間發生火警,由於廠房堆滿廢棄物,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從凌晨燒到白天才撲滅。圖/讀者提供
桃園市今年資源回收場與廢棄物處理機構火警頻傳,今年迄今9件,是前2年的9倍之多。由於桃園市先前將工廠與倉儲納管爲高風險場所後,今年火災比去年少了25%,環保局研議年底前也將資收場列爲第2批管制對象,要求定期申報易燃物數量、防災方案,減少災害。
桃園過去發生新屋保齡球館、美福倉儲大火等多起重大火災,市府透過大數據檢討、修正火災預防自治條例,首度納管危險化學品、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低溫冷凍倉儲等高風險場所,要求業者加強防火措施設備與防火區劃等,未改善者將依法優先拆除。
據統計,首批納管的992家高風險場所逾8成完成防災改善;經發局列管工廠危險品有213家不符防災改善方案,持續輔導改善中;消防局發現8家疑似違建地下工廠有危險物品未提消防設施申報;勞動局發現有34家業者未具備使用防爆性能的構造,限期改善中,逾期將處分。
除了鎖定工廠與倉儲強化防災,桃園市下個目標將鎖定資源回收場與廢棄物處理機構。
據消防局統計,桃園市回收場火警2020年、2021年各5件,2022年至2024年僅1件,今年截至9月已有9件,案量大增;6月的蘆竹資收場火警,還延燒至國道2號外邊坡,嚴重影響環境與行車安全。
環保局長顏己喨說,市府規畫年底前公告254家業者納入第2批高風險管制對象,其中堆置大量可燃物質的資源回收場爲大宗,處理各類回收物或有害物質的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機構也納入管制。
對此,議員楊朝偉樂見市府擴大管制對象,但建議進一步評估將物流中心、木材加工場等場所納入管理,議員彭俊豪也建議,對多次發生大火的垃圾掩埋場應有更完善規範、加強跨局處聯合稽查。
環保局指出,第2批高風險場所管制措施包括要求必須定期提報防災方案、使用防爆設備、設置火警探測器,並須每月申報場內儲存易燃性物質數量;環保局與消防、經發、勞檢、建管、地政等局處也會共同成立火災預防推動小組,同時實施跨單位聯合稽查與輔導,從源頭強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