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大盜分析羅浮宮劫案「業餘級」 料用老方法走私珠寶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阿波羅廳專門展示法國王朝珠寶,吸引許多民衆參觀。照片攝於今年9月。(美聯社)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20日發生驚天珠寶劫案,週四(23日)已是案發第5天,4名劫匪與劫走的珠寶仍下落不明。檢方人員日前預料,搶走的8件法國王朝首飾最可能的下場是撬走寶石偷運出境。美國《紐約郵報》專訪一名改過自新的紐約珠寶大盜以豐富經驗分析此案,4名劫匪犯了好幾個「不專業的錯誤」,他預估劫匪會用「老方法」挾帶寶石離開法國。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在美國東岸洗劫25家珠寶店的勞頓(Larry Lawton),得手贓物總值1800萬美元。他描述自身經驗時表示,光天化日之下搶劫珠寶店,他通常用束帶綁住嚇壞的店主與顧客。若搭飛機逃逸出境,劫匪不可能把珠寶藏在手提行李之內,「信不信由你,依照珠寶尺寸不同,有些拆卸後可用『手提箱運送』」。他說,這裡的『手提箱運送』通常是「把贓物塞進肛門」的代稱。國際走私黃金或毒品也常見此法,十分危險。
勞頓說:「肛門撐大,空間可以是平常的7倍。我本人塞過刀子,所以知道這一點。」他向記者描述,只要把刀子套進旅行用牙刷的刷柄,另一端用美容膠帶包裹就成。
勞頓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豐功偉業」不同凡響。他曾名列美國頭號通緝犯,以完美計劃與行動精準著稱,屢屢躲過追捕。在他眼中,羅浮宮20日的劫案只是「業餘等級」的「蠢貨」所爲,「專業水準」不足,做案過程犯了重大失誤。4人之中有1人在現場落了手套,有1人在撤離過程竟把到手的歐仁妮后冠弄掉了,導致后冠毀損。劫匪假扮建築工人闖入時使用的卡車與升降梯,逃到館外之後企圖燒燬滅證也沒成功。他說:「這票人沒有我專業。我搶了25家,沒掉過半件珠寶,甭提頭冠!」
國際刑警組織23日公佈羅浮宮博物館20日遭洗劫的8件珠寶展品。(美聯社)
勞頓認爲,種種失誤會讓這票劫匪最終遭人發現而落網,即使攜帶贓物逃離法國也一樣。他研判,4人之中至少1人有地緣關係,不僅是巴黎在地人且與羅浮宮博物館有某種關聯,館內某人可能在無意中讓劫匪得知某些關鍵訊息,成了做案有利資訊。
勞頓說,搶劫必須計劃詳盡周密,他自曝調查了超過1000家珠寶店,真正下手的只有25家。他自認籌劃過最誇張的計劃是突襲邁阿密楓丹白露飯店內的史登(H.Stern)珠寶店,他花了6到8個星期蹲點調查,計劃動用炸藥,「炸藥是假的但效果很不錯,我們計劃行搶前一晚綁架店主的家人,然後把炸藥綁在店主身上,以家人威脅他閉嘴,我每15分鐘打一通電話給同夥,同夥若沒接到電話就撕票,店主也會被炸死,店主的孩子也會沒命」。最終勞頓放棄了這次行動,因爲計劃太暴力也太複雜。如今回想起來,「感謝老天,我沒幹下這一票」。
勞頓1996年落網,服刑11年出獄。這位「前」資深珠寶大盜說,此刻上述4名劫匪可能還處於犯案後極爲興奮的狀態,畢竟這些珠寶估值超過1億美元,然而搶了珠寶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銷贓,考量羅浮宮這批珠寶的珍稀程度,即使拆解了也很難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