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珍寶4分鐘遭盜走 挨轟「國恥」 8失竊珠寶曝光

竊賊利用升降梯爬上羅浮宮外牆陽臺,從2樓玻璃窗進入阿波羅畫廊,奪走8件19世紀無價珠寶後逃逸。( 達志圖庫/TGP)

世界上游客最多的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竟然在週日(19日)上午在發生一起僅持續4分鐘的大膽盜竊案。竊賊利用升降梯爬上羅浮宮外牆陽臺,從2樓玻璃窗進入阿波羅畫廊 (Galerie d'Apollon),砸碎展示櫃,奪走8件19世紀拿破崙時代無價珠寶後逃逸,震驚全法國。

綜合美聯社、《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導,這起光天化日下的搶案發生在開館約30分鐘後,當時館內已有參觀者。這起近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館竊案之一,反映出員工長期抱怨的問題,過度擁擠與人力不足導致安全防護吃緊。

法國文化部長哈達提(Rachida Dati)形容,那是一場「歷時4分鐘的專業行動」,盜賊犯案地點距離世界名作《蒙娜麗莎》僅250公尺。法國當局表示,其中1件被盜物品是拿破崙三世王后歐仁妮(Empress Eugénie)鑲嵌着翡翠與1300多顆鑽石的皇冠,後來在博物館外被尋獲,但已損壞。竊賊砸碎兩個展示櫃,隨即駕駛摩托車逃逸,無人受傷。警報響起後,館員趕到現場,但爲時已晚。

據官方統計,共有8件19世紀法國王室珍品被盜:

*藍寶石后冠、項鍊與單耳環—屬於19世紀法國王后瑪麗-艾蜜莉(Marie-Amélie)與奧坦(Hortense);

*翡翠項鍊與耳環—屬於拿破崙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絲(Marie-Louise)

*一枚聖物盒胸針

*歐仁妮王后的后冠

*歐仁妮王后的大蝴蝶結胸針

馬克宏政府正推動爲期10年的「羅浮宮新文藝復興」計劃,預計投入7億歐元(約新臺幣250億元)改善設施、分流人潮,包括增設新型監控攝影機、周邊感測系統與中央監控室,並於2031年前爲《蒙娜麗莎》打造專屬展廳。然而,對博物館員工而言,壓力遠比改善來得快。批評者認爲這些措施來得太遲。

法國極右派領袖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在社羣平臺痛批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羅浮宮是我們文化的全球性象徵。讓人盜走法國王冠珠寶,這是我國難以忍受的恥辱。國家還要崩壞到何時?」

要追回這些珠寶可能相當困難。歐洲大型珠寶公司77 Diamonds執行董事柯明德(Tobias Kormind)表示:「很可能永遠無法再看到這寶。專業竊盜集團常會將大型、容易辨識的寶石拆解重切,以逃避追查,等於徹底抹去它們的來源。」

法當局稱目前仍有關鍵問題待解,參與竊案的人數以及是否有內應。法國媒體報導,嫌犯共4人,2人身穿黃色安全背心、裝扮成施工工人操作升降機,另有 2人駕駛摩托車協助逃逸。法國官方尚未對此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