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烏盟友 臺灣卻是俄輕油最大買家

外媒指臺灣是俄羅斯石腦油(俗稱輕油)的全球最大進口國,形同向俄方提供數十億美元戰爭資金。圖爲俄羅斯空襲擊中烏克蘭基輔一棟公寓大樓。(美聯社)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在波蘭簽署承諾爲受到俄羅斯入侵影響的烏克蘭兒童提供援助的協議,英國《衛報》1日報導,儘管臺灣自認爲烏克蘭盟友,但無視國際制裁,已成爲俄羅斯石腦油(naphtha,俗稱輕油)的全球最大進口國。報導引述華府智庫專家說法,認爲此收入對克里姆林宮的財政並非沒有影響,形同向俄方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戰爭資金。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臺灣加入國際對俄羅斯的其他制裁,並實施出口管制,以防其高科技設備被俄軍使用。但俄羅斯得以持續戰爭的部分資金來自能源出口,其中,臺灣貢獻數十億美元採購俄羅斯石腦油。

石腦油經進一步加工,可生產出半導體制程所需的溶劑、化學品和其他材料,如作爲半導體制程中的清潔溶劑的異丙醇(IPA),和半導體制造中常用的溶劑丙酮等。根據統計,自2022年2月以來,臺灣已進口680萬噸俄國石腦油,價值49億美元(約1494億臺幣),相當於俄國石腦油總出口量的20%。

芬蘭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發佈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臺灣就進口13億美元(近395億臺幣)的俄羅斯石腦油,這種石油衍生品是用以製造半導體產業所需化學品的原料,並指半導體是臺灣經濟的支柱,也是全球產業不可或缺的電子元件。

報導指出,儘管臺灣自認爲是烏克蘭的盟友,但石腦油進口量在2025年上半年比2024年同期成長了44%,平均月進口量更達2022年平均的近6倍。報告共同作者、也是臺灣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說,「臺灣不能忽視對俄羅斯化石燃料日益依賴所帶來的風險」,而這種依賴「損及臺灣在民主盟友間的信譽」。

不過,一些分析家認爲,不應該過度解讀此採購行爲。華府智庫新歐亞戰略中心外交政策負責人洛夫指出:「這看起來像是臺灣石化業的投機行爲。」至於俄方未來是否真的會向北京提供軍事上的支持,目前評估還爲時過早。但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韋伯斯特認爲,此收入對於克宮財政並非無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