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全球最大俄油買家!半年砸13億美元 月進口量暴增6倍

臺灣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威脅半導體產業與全球盟友關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1)日偕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俄國環保組織 Ecodefense 與德國 Urgewald 共同發表《危險依賴:臺灣成爲全球最大俄羅斯輕油買家,煤礦進口持續》研究報告。(賀培晏攝)

臺灣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威脅半導體產業與全球盟友關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1)日偕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俄國環保組織 Ecodefense 與德國 Urgewald 共同發表《危險依賴:臺灣成爲全球最大俄羅斯輕油買家,煤礦進口持續》研究報告並指出,2025上半年臺灣進口13億美元俄羅斯輕油,不只成全球最大進口國,與臺灣過往紀錄相比,月進口量也暴增近6倍,爲俄羅斯創造17億美元收入。

報告指出,輕油是俄羅斯主要出口收入來源之一,佔其精煉油品出口的 26%,也是自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第2大收入來源,然而戰爭爆發至 2025 年6月底,臺灣共進口 680 萬噸、價值 49 億美元的俄羅斯輕油,佔俄羅斯總出口的20%,排名全球第3大買家。

若單看2025上半年,臺灣自俄羅斯進口190萬噸、價值13億美元的輕油,等同於今年臺灣平均每月花費2.2億美元購買俄羅斯輕油,與2022年相比增加近六倍,取代過往主要進口國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而進口量的成長,主要受到俄羅斯輕油與其他來源相比折扣擴大的驅動。

報告提到,臺灣進口的俄羅斯輕油中有 72% 來自Novatek、價值35.9億美元,而該公司早已受美國、英國及歐盟等國際制裁,持續採購可能損害臺灣作爲可靠夥伴的形象,並削弱與美國、歐盟及其他戰略盟友的外交關係,且也會讓臺灣面臨更大的經濟與能源安全風險,例如使臺積電、Nvidia、AMD、Intel等大廠的供應安全面臨威脅,進一步使臺灣暴露於地緣政治動盪、次級制裁,甚至俄羅斯與其盟友的戰略操弄。

CREA歐洲俄羅斯政策與能源分析團隊主管Isaac Levi表示,即便臺灣國營企業已停止採購俄羅斯輕油,但其他民營企業卻走向相反方向,已臺塑石化公司爲例,對俄羅斯輕油的依賴度從 2022年全面入侵前的9%,大幅提升至2025 年上半年的 90%,單一企業即使臺灣成爲全球最大的俄羅斯石油腦買家。

Ecodefense創辦人Vladimir Slivyak呼籲,唯有使俄羅斯經濟衰退、阻斷其戰爭資金來源,才能阻止俄羅斯的全面入侵,尤其俄羅斯的經濟其實在各國制裁下已呈脆弱狀態,在這關鍵時刻,臺灣及其他國家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化石燃料,停止爲烏克蘭戰爭提供資金援助,才能終止這場戰爭。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主管機關應正視報告揭示的風險,積極協助產業界規劃更具韌性、更多元化的能源進口策略,產業界需重新評估,將採購來源多元化與國際夥伴價值對齊,作爲確保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策略,而立法院將持續關注此事,從政策與法規層面建立更透明、更安全的機制,找到兼顧產業發展、能源安全與國際責任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