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憑證開戶恢復辦理了嗎?金管會:這17家10月底前全面恢復

自然人憑證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先前多家銀行爲防詐而暫停受理以自然人憑證方式開立數位存款帳戶,經金管會與銀行公會研擬配套措施後,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7日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原17家暫停受理的銀行中,已有16家恢復辦理自然人憑證開戶,且有半數以上搭配他行存款帳戶強化身分驗證,元大銀則將在10月重新上線,至於警示帳戶增減情形則需再持續關注。

今年中銀行曾因民衆被詐騙自然人憑證,遭詐團濫用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存款帳戶機制,導致警示帳戶攀升,因而有銀行陸續停止受理自然人憑證開戶,不過金管會並不鼓勵「去風險化」的作法,6月中金管會與銀行公會開會討論後,擬訂出自然人憑證搭配三種身分驗證方式的配套措施,包含視訊驗證、他行存款帳戶驗證、電信驗證等,並要求業者三個月恢復辦理。

王允中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6家銀行恢復自然人憑證開戶服務,包含臺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南銀、彰銀(2801)、北富銀、高雄銀(2836)、兆豐銀、臺企銀(2834)、京城銀(2809)、華泰銀、陽信銀、聯邦銀(2838)、玉山銀,以及臺新銀,另外,元大銀預計在今年10月恢復辦理,共計17家銀行陸續全面恢復。

元大銀行表示,爲落實防詐政策,相較其他已恢復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戶的銀行,元大銀行增添「證件防僞」、「活體辨識」,以及「人證比對」等功能,預計於10月17日重新上線服務。

由於視訊驗證在系統修改和人力方面存在挑戰,因此多數銀行仍以他行驗證爲主。王允中說明,約有半數以上的銀行採用他行存款帳戶資料來強化身分驗證,且公股銀和民營銀行都有,至於視訊或電信驗證也有銀行採用,自然人憑證搭配上述身分驗證方式後,對於警示帳戶的控管一定會優於過往,至於警示帳戶增減情況則需再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