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冒充催情藥!長沙3大學生詐騙60萬獲刑:以為買家不敢報警

長沙3名大學用自來水冒充「催情藥」、用維C片冒充「三唑侖」,詐騙6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240萬元)獲刑。示意圖/ingimage

據《檢察日報》報導,長沙3名大學用自來水冒充「催情藥」、用維C片冒充「三唑侖」,詐騙6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240萬元)獲刑。其中一名大學生劉某表示:「我們認爲買這種東西的人知道自己的動機見不得光,不會報警的。」

2024年8月,蔣某在短影音平臺上看到一條關於「聽話水」的影片,於是留言詢問「真的、假的」,隨後便收到一份PDF文件,寫明「催情水」「三唑侖」的用法用量、起效時間等。

蔣某下單後,收到兩個裝有無色無味液體的化妝品分裝瓶,「我試了一下,完全沒有效果,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但蔣某自知自己的購買行爲不妥,被騙後便沒再聯繫賣方,也沒有報警。

2024年9月,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接到線索反映,當地某學院附近疑似有人以快遞形式販賣毒品,警方調查發現,所謂毒品其實是經過簡易包裝後的自來水、維生素片和口香糖,賣家則是就讀於長沙市望城區某學院的3名大二學生。

其中一名學生劉某表示:「我們認爲買這種東西的人知道自己的動機見不得光,不會報警的。」劉某通過短影音平臺自學了一整套行騙的流程,在宿舍準備時引起室友向某的好奇,聽到可以掙錢,2人一拍即合,又拉來室友伍某,想着一起把「生意」做大,直至2024年9月案發,被公安機關認定的犯罪數額已達60餘萬元(約新臺幣240餘萬元)。

長沙檢察院認爲,以3名大學生之力很難達到這樣的犯罪規模,隨後公安繼續追查發現,劉某與胡某有長期的聯繫記錄,胡某團伙專門在短影音平臺用「液體」「白色藥片」等隱晦詞彙引流,將客戶的訂單交給劉某等多個「發貨點」。隨後,胡某等7名上游人員(均另案處理)在海南、廣東等地相繼落網。

2025年3月,該案被移送至望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機關認爲,劉某等人主觀上具有詐騙故意,客觀上通過虛構藥效、僞造產品介紹騙取財物,遂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經法院審理,6月16日,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2個月,並處罰金20.3萬元(約新臺幣81.2萬元);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7萬元(約新臺幣28萬元);伍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5萬元(約新臺幣20萬元)。

延伸閱讀:

「記不得親戚名字」22歲港女赴臺求職淪詐騙車手 深夜ATM提款被捕

大陸22歲女被騙緬甸300天未救出 曾給母發憔悴自拍 疑被轉移柬埔寨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