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良好家風

特邀嘉賓

崔世平 安徽省合肥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衛昌樓 貴州省畢節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邵海峰 江蘇省儀徵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強調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將家風建設列爲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如何認識黨員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與黨風政風的關係?家風不正問題有哪些典型表現?可能承擔哪些紀法責任?如何強化日常監督、做好教育警示,督促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檢身正己,從嚴管好親屬子女?我們特邀紀檢監察幹部進行探討。

如何認識黨員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與黨風政風的關係?

崔世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把家風建設作爲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反覆強調“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多次告誡“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要求領導幹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黨員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與黨風政風之間存在着深刻的內在聯繫,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黨的作風建設和社會風氣建設的重要維度。

黨員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對黨風政風有深刻影響。家風正則政風清,焦裕祿“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家風,一直是全黨學習標杆,爲營造清廉務實的黨風政風注入動力。周恩來定下的“十條家規”爲全黨樹立了公權姓公的典範,強化了一代又一代黨員幹部的公僕意識。相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若言行失範、品行不端,對家人失管失教,造成嚴重後果或惡劣影響,不僅危及其本人家庭,更會嚴重損害黨員隊伍的整體形象、污染黨風政風。

黨風政風對黨員幹部家庭家教家風具有引領與規範作用。黨風政風的建設成果,能推動黨員幹部家庭家教家風的優化,形成良性互動。黨風政風建設爲黨員幹部家風建設定下“總基調”,我們黨強調“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強調“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爲民用權、廉潔用權”的用權要求,這些理念會通過黨內教育傳遞給黨員幹部。日常生活中,黨員幹部也會潛移默化地將“對黨忠誠”“爲民造福”等理念融入家庭家教,使家風與黨性要求相契合。

衛昌樓: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古語有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要求“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乾淨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黨員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直接關係着黨風政風。《禮記·大學》中說:“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羣衆對黨風政風的評價是基於對身邊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評價,在觀察其工作作風實不實、生活作風好不好的基礎上,延伸觀察其親屬子女的品德、操守、行爲等,進而判斷其是否做到廉以修身、廉以用權、廉以持家。所以,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不僅關係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還關係一個地方、一個領域、一個單位的風氣。

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風有利於涵養清朗的黨風政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從查處的案例來看,出問題的幹部,很多存在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等問題,不僅對本人和家庭造成致命傷害、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還敗壞了社會風氣。良好的家風,有助於涵養黨員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在履職用權過程中始終堅守黨性原則,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黨員幹部只有通過嚴於律己、嚴以治家,爲家庭成員樹立榜樣,帶動和管理好親屬子女,才能防止“家族式腐敗”等悲劇發生,才能爲幹事創業增添精神力量,推動以好家風、好作風涵養黨風政風。

家風不正有哪些典型表現?可能承擔哪些紀法責任?

衛昌樓:綜觀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家風不正往往是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很多都是被錯位的親情觀裹挾,導致家風失守,最終毀了自己前程、斷送家人的幸福生活,嚴重侵蝕黨風政風,損害黨和政府形象。

親情錯位,縱容溺愛。有的覺得在對父母盡孝、妻兒陪伴、子女教育、兄弟姐妹互助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少、有虧欠,懷着“補償心理”在公與私、情與法之間做了錯誤選擇,不惜動用公權力爲家人謀取私利,縱容家人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違規辦事。有的面對家人不合理的要求,無原則滿足,有求必應,錯把溺愛當疼愛,用物質補償代替精神陪伴,看似溫情脈脈,實則百害無一利。

己身不正,帶壞家人。有的特權思想嚴重,自恃高人一等,工作中顯示“權威”、謀求“特殊待遇”,生活中追求“奢靡”、喜歡“優越感”。家人有樣學樣,盲目攀比、炫富比闊,口大氣粗、頤指氣使,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有的自身價值觀走偏、權力觀扭曲,還把“當官就要發財”的錯誤思想灌輸給子女,視子女背靠自己的公權力謀私利、搞特殊爲理所當然,使子女遊走於違紀違法的邊緣,甚至墜入犯罪深淵。

臺前幕後,家族腐敗。有的“官本位”思想嚴重,以職務高低、金錢多少作爲衡量個人價值的標尺,以能給親戚“辦私事”“撐面子”爲榮,大搞“近親繁殖”“封妻廕子”。有的把手中權力看成家族的私人領地,默許、縱容親屬幕後收錢斂財、經商謀利,大搞權錢交易,大發不義之財,將“家族式腐敗”演繹得淋漓盡致,嚴重擾亂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破壞黨內政治生態。

邵海峰: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法規制度,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爲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可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家風不正絕非私事,一旦突破紀律紅線,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其中,有的違反廉潔紀律。如果黨員幹部在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爲他人謀取利益後,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收受了財物,則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九十四條規定追究其黨紀責任。如果黨員領導幹部放任親屬利用其地位、身份搞特殊、耍特權、謀私利,例如對親屬違規獲取薪酬的行爲知情而不予糾正、對親屬在自身管轄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從事可能影響其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不予糾正等,則依據《條例》第九十六條、第一百零七條規定追究其黨紀責任。如果黨員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爲親屬在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大宗採購、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以及公共財政收支等方面謀取利益,或者爲親屬吸收存款、推銷金融產品、經營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等提供幫助謀取利益,或者在交通、醫療、警衛等方面違規爲親屬謀求特殊待遇等,則依據《條例》第一百零四條、第一百零九條等規定追究其黨紀責任。

有的違反生活紀律。如果黨員領導幹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家人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後果,比如其家人利用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身份插手領導幹部職權範圍內的工作、人事安排等,謀取不當利益,或者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甚至違法犯罪等,則依據《條例》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追究黨員領導幹部黨紀責任。

此外,黨員幹部對家風不正問題不及時糾正,還可能涉嫌職務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縱容、默許特定關係人利用本人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若任由其發展,量變引起質變,甚至可能涉嫌職務犯罪,例如黨員幹部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爲他人謀利,授意或默認親屬代爲收受財物,則可能構成共同受賄;有的親屬通過黨員幹部職務上的行爲,爲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並收受他人財物,則可能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等。

如何強化日常監督、做好教育警示,督促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檢身正己,從嚴管好親屬子女?

崔世平:家風建設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也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應檢身正己、從嚴管好親屬子女,築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

注重強化日常監督。將家風建設融入黨員幹部學習教育,比如在主題黨課中聚焦“家風連着黨風政風”等主題,從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入手,幫助黨員幹部深化對家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將教育場景向家庭延伸,通過開展“一封好家書 傳承好家風”徵文、家風家訓分享等活動,讓黨員幹部與親屬子女共同參與,把廉潔要求轉化爲家庭共識。緊盯重點對象,對新提拔幹部、關鍵崗位幹部、年輕幹部等開展廉政談話時,將家風建設情況作爲必談內容,教育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管好家人,過好親情關。強化“八小時外”監督,通過社區黨組織聯動、暢通羣衆監督等多種方式,深入瞭解黨員幹部家風建設情況,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督促糾正。

完善教育警示機制。把拍攝製作警示教育片、創新形式開展警示教育、做好案件查辦“後半篇文章”作爲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抓手,通過深挖案件背後的成因、制度漏洞等,製作家風助廉主題警示教育片、編印懺悔錄,組織幹部及家屬共同觀看,讓“一人不廉、全家不圓”的道理入腦入心。同時,常態化組織黨員幹部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觀看警示教育片等,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幹部在思想上受到震撼、在靈魂上受到觸動,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通過監督常態化、教育具象化,形成幹部自律、家庭助廉、組織嚴管的疊加效應,推動黨員幹部自身正、家風正,築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

衛昌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履行嚴管嚴教職責,在樹立良好家風上作表率。

聚焦關鍵重點,抓實日常監督。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主動接受監督。黨委(黨組)要將幹部家風建設作爲日常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幹部任前廉政談話時,提醒注意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抽查覈實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瞭解其配偶、子女等親屬經商辦企業等方面情況,通過廉政家訪、家屬座談等方式,瞭解家風情況,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抓早抓小。紀委監委要緊盯“一把手”、年輕幹部、新提拔幹部、關鍵崗位幹部等重點對象,瞭解其“八小時外”、配偶和子女經商辦企業等情況,強化日常監督,引導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始終做家人的榜樣。

堅持協同發力,做深警示教育。推動警示教育深入有效,要聚焦重點,主動謀劃,深入剖析身邊的家風不正典型案例,通過召開警示教育會、觀看警示教育片、編印警示教育讀本、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庭審等方式,分級分類開展幹部及家屬警示教育,促使其以案爲鑑、檢身正己,正確處理好公與私、情與法的關係,從嚴管好親屬子女。

強化系統思維,構建長效機制。家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黨組織、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宣傳部門、婦聯等各有關主體都要發揮作用,要構建協作配合機制,一體謀劃實施。將家風建設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工作有機融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常態化開展家庭助廉、家規家訓展播、家風故事分享、廉潔家訪等各類活動。將家風建設與黨員幹部教育一體推進,建立日常教育機制,在紀法講堂、警示教育等工作中融入實施。

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如何做好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邵海峰: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既需要從自身做起當標杆,也需要用具體行動立規矩,在日常點滴中涵養清風正氣。

以修身鑄魂築牢家風根基。當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自身成爲政治堅定、品行端正的標杆,家庭便有了最鮮活的 “教材”,家風建設纔有了堅實根基。要強化理論武裝,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樹牢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要加強自我約束,常修忠誠之心、常思爲民之責、常守廉潔之本,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堅持以身作則,切實肩負起對家人的教育引導責任,着力培養家人遵紀守法的規矩意識、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和自食其力的奮鬥精神。

以嚴管厚愛劃清家風紅線。“齊家”是嚴管與厚愛的統一,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對家人的愛應是“負責任的愛”。要立好家規、劃清邊界,注重培養家人的紀法意識,教育他們知法守法、明辨是非,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腐蝕;要嚴格要求家人,教育引導他們自立自強、艱苦奮鬥,不依賴自身的權力和地位謀取私利;要築牢家庭防線,主動向組織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經常與家人談心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狀況,及時發現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讓清廉家風成爲抵禦歪風邪氣的堅實屏障。

以責任擔當豐富家風內涵。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家風關係全社會優良風氣的形成。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家庭美德,樹立優良家風,重視家庭文明建設。要自覺賡續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把堅守信仰、對黨忠誠的家國情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律己修身、不搞特殊的清廉本色注入家風家教,以高標準立身齊家。要將家風建設與履職盡責緊密結合,積極向家人傳遞爲人民服務的理念,講述工作中服務羣衆的經歷與收穫,讓家人理解並支持自己的工作,形成家庭與工作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要涵養家庭的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推動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同向發力,共同培育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崔世平: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自覺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範。

強調言傳身教,夯實對黨忠誠的家風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黨員幹部作爲家庭主心骨,應以身作則,爭當愛黨、護黨的標杆。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親屬子女以篤定的信仰爲根、以赤忱的忠誠爲魂、以清廉的作風爲基,讓愛黨愛國的情懷在家庭中紮根。

注重傳承弘揚,汲取修身齊家的豐厚滋養。中華民族家教家風文化源遠流長,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朱子家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皆體現正心明德之意。紅色家風是我國優良家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要求子女“吃苦、求知、進步、向上”,朱德定下“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規,都彰顯着共產黨人嚴於修身律己、廉潔治家的清廉本色,蘊含強大的精神力量。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應認真學習踐行這些優良傳統,結合時代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家規家訓,將抽象的家風理念轉化爲具體的行爲準則,引導親屬子女樹立正確“三觀”。

恪守廉潔用權,嚴守克己奉公的行爲底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言一行都是親屬子女的“參照系”,必須把“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要求刻入骨髓,以“公私分明”的底線思維管好手中權,以“秉公用權”的實際行動樹立標杆,引導親屬子女在是非善惡面前站穩立場,在公私義利之間劃清界限,在辦事履職中嚴守紀法底線,始終做到不越權、不違規。

強化教育約束,謹防親屬子女言行失範。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業績與榮光,不是親屬子女炫耀、妄爲的資本。要教育家人摒棄特權思想,始終堅守“不行不義之舉、不謀不義之財”的底線。親屬子女出現錯誤言行時,絕不能姑息縱容,而是要第一時間亮明態度、嚴肅批評提醒。這種不縱容、不袒護的態度,是對家人最深沉的愛護,唯有如此,才能守護好家庭長久的安寧幸福。

(本報記者 劉一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