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述評

來源:人民日報

商戶不再與城管“躲貓貓”了。如今,在上海市奉賢區,沿街商戶想擺外攤,指尖輕點即可申報。城管隊員上門服務,現場幫忙規劃量尺寸。日常監管也充滿溫度:智能系統實時監控,偶有越界,短信輕語相勸,只有屢次不改,纔會亮紅燈。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上海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設攤治理 提升城市“煙火氣”的工作方案》。從“追着跑”到“圍着轉”,幹部作風之變,催生治理之變。整齊的外攤,熱鬧的街市,拉動了商戶營收,贏得了羣衆點贊。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我們黨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作風不僅關係自身形象,更是一面高揚的旗幟,引領着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制定出臺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馳而不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今日神州大地,清風勁吹、正氣昂揚,滌盪着共產黨人的赤誠初心,激揚着億萬人民的奮鬥豪情,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澎湃不息的精神動力。

永葆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

“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爲功,化風爲俗。”

今年3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啓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雲南考察,講到八項規定成效的同時,深刻指出:“有一些地方發生了鬆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

“再釘幾下”,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堅定決心,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千鈞毅力,是“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深刻清醒,更是“苟利國家生死以”的如磐擔當。

黨的作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時間拉回到10多年前,“天價月餅”暗藏交易,“舌尖浪費”觸目驚心,“會所歪風”侵蝕信任,“車輪腐敗”傷了民心,備受社會詬病。

破局,迫在眉睫。

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到一個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短短600餘字,從調查研究、會議活動等8個方面爲加強作風建設立下規矩,開啓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再塑自身形象的“第一行動”。

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當年歲末,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真貧”,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在考察準備階段,總書記對中央辦公廳負責同志明確指示,要以改進作風的要求做好活動組織工作,不能安排、不能導演,縣裡村裡都不要大搞衛生、大做準備,原汁原味,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保證見真人、聽真話。

以上率下,行勝於言。

10多年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幹,反“四風”樹新風,人民羣衆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與變化。

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羣衆反映強烈、深惡痛絕。各地各部門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深入糾治違規吃喝、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公款旅遊等問題,強化風腐同查同治,取得明顯成效。

一隻小小的糉子,映射作風的大變化。

“請配合查閱近期糉子銷售票據!”今年端午節前,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紀委監委聯合稅務、財政、審計、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督查組直插商場、超市、作坊。

曾經一段時期,糉子被異化成送禮拉關係的工具、滋生作風和腐敗問題的載體,公款消費、過度包裝、昂貴食材等不良現象潛滋暗長。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每逢佳節必“亮劍”,開展明察暗訪、曝光典型案例,堅決斬斷違規收送禮品鏈條。如今,包裝簡約了,價格親民了,糉香迴歸本真,清新滋味更濃了。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一度讓不少基層幹部不堪重負。從確定“基層減負年”,到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黨中央持續深入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推動基層幹部輕鬆上陣、放手幹事。

近年來,重慶市開發“一表通”智能報表系統應用,將基層量大、高頻、事雜的各類歷史報表整合精簡,形成固定業務表,各級各部門依託業務表進行數據維護、智能上報、隨時取用,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報表”。不少基層幹部拍手叫好,表示“重痕跡少了,重實績多了”“負擔輕了,幹勁足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服務羣衆了”。

動真碰硬,務求實效,一個個作風建設“小微題材”的突破,成就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作風轉變的“宏大敘事”,八項規定深刻改變中國。

何以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秘訣在於“自我革命”。新時代共產黨人給出了跳出治亂興衰歷史週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優勢,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如此嚴肅認真地對待自身建設,如此高度自覺地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推進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的顯著優勢,也是引領時代的制勝之道。”

10多年來,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廣大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折不扣抓落實,以“釘釘子”的韌勁,踐行着自我革命的錚錚誓言,不斷清除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拓展作風建設的深度與廣度,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八項規定,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槓槓,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每一次“再釘幾下”,都是對初心的擦拭,對使命的擔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在河南洛陽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語重心長——

“‘四風’問題只要存在,就要以攻堅戰、持久戰的姿態堅持打下去。”

秉持標本兼治的系統思維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多起黨員幹部違規吃喝的典型問題被公開通報,猶如一記記警鐘。這警示我們:目無法紀者仍在,歪風邪氣反彈的風險猶存。

作風問題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具有頑固性、複雜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破。打贏這場攻堅戰、持久戰,亟須政治智慧與系統策略。那麼,如何做到破立並舉、激濁揚清?如何實現風氣持續向善向好?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既要治標,更要治本,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

固本培元,擰緊思想“總開關”。

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黨的創新理論貫穿着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要求,是涵養黨性的源頭活水。

清晨,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那柳村黨羣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座無虛席。大屏幕上,“南粵黨員大講堂”的專題輔導正在直播。黨員們凝神觀看,不時埋頭在筆記本上疾書。當授課人剖析某村支書因違規操辦宴席被處分的案例時,在場的不少人深受觸動。“不管在哪個崗位,都要守好小事小節,清清白白。”有人說。

爲了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真正入腦入心,廣東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臺,把“南粵黨員大講堂”送到全省2.7萬多個村和社區的黨組織,讓最基層的黨員也能聽到高質量的輔導課,引導大家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錘鍊堅強黨性,提高思想覺悟。

信念是本,作風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則形必散。新時代以來,黨的歷次集中教育活動,都以思想教育打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有力推動黨的優良作風刻印在黨員幹部心間、轉化爲日常的自覺行動。

制度束行,管住“任性的手”。

抓作風,既靠覺悟,也靠制度。“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是我們黨推進作風建設的寶貴經驗。中央八項規定宏觀着眼、微觀着力,直擊要害、務實管用,正是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成功範例。

“現在,村裡花了多少錢,錢花在哪兒,在公示欄和手機‘監督一點通’上都能查得明明白白!”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羊尾鎮竹坪村村民黃江琴說。

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農村基層幹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爲規範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再添制度砝碼。鄖西縣多措並舉推進村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黨務、政務、財務定期“上牆”,更同步“上線”村民微信羣和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確保外出務工村民也能有效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規範運行。

制度管根本、固長遠。1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黨內法規不斷完善,就像一道道籬笆,越扎越緊。巡視巡察利劍高懸,上下聯動,攻克一批作風頑疾。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報告、規範家屬從業行爲等規定,健全有利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考覈評價體系,更是讓權力不能任性。

文化潤心,培育“好風氣”。

作風問題,根子在文化土壤。全面從嚴治黨,既要靠治標,猛藥去痾,重典治亂;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爲政之本。

“這樣的蘋果,我們現在也不能吃。”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羣衆時,再次講起“蘋果”的故事。

在遼寧錦州,70多年前遼瀋戰役期間,東北野戰軍“不吃蘋果”的佳話,如同一粒飽含紀律與初心的種子,深深植根於大地。如今,這粒種子已生根發芽,成爲滋養黨員幹部廉潔自律的精神源泉。

放眼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交相輝映,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紮實開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蔚然成風,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在全社會不斷充盈。

思想引領方向,制度規範行爲,文化滋養靈魂,三者環環相扣、相互支撐。

實踐深刻昭示我們:作風建設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唯有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把治標和治本貫通起來,系統施治、久久爲功,作風建設才能真正深入下去、持久見效,直至化風成俗。

凝聚幹事創業的磅礴偉力

作風之重,重若千鈞。它最終指向何處?是爲黨的事業注入不竭動力,凝聚衆志成城的磅礴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擲地有聲:“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鬥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

2020年,黨中央擘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藍圖。川渝兩地勠力同心,共建川渝高竹新區。然而,起步之初,兩地政策差異成了企業投資的“攔路虎”。“行政許可不統一、處罰標準不一致,讓人望而卻步。”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佳坦言。

破壁,唯靠實幹。黨員幹部迎難而上、改革攻堅:政策尺度統一,“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的要素選擇機制應運而生。壁壘打破,活力奔涌,5年間,新區企業數量翻倍增長。

如今,在決戰決勝“十四五”的戰場上,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廣大黨員幹部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鼓足精氣神,將擔當作爲寫在實處——

科技創新前沿,幹部化身“後勤部長”。安徽合肥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每週穿梭於高校實驗室,一句“科學家只管攻關,落地的事我們辦”讓硬核技術加速奔向生產線。

產業轉型陣地,幹部勇啃“硬骨頭”。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的幹部們直面化解過剩產能的陣痛,凝心聚力培育新動能,闖出新路。

綠色發展一線,幹部扛牢生態責任。長江宜昌段,幹部日夜巡護清波、全力推進復綠工程,以實際行動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鄉村振興熱土,幹部撲下身子。培育富民產業、整治人居環境,駐村幹部曬得黝黑。“村子美了,村民笑了,值!”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鏵子鎮後屯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浩南說。

一系列生動實踐有力證明,作風建設絕非束縛手腳。遵規守紀,方能擁有幹事創業的充分自由與廣闊空間。其本質,在於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與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作風建設的實效最終要體現在爲羣衆辦成了多少好事實事。

一條熱線,溫暖一座城。

“小區南門外自來水主管道爆裂,道路積水,家裡也斷水了,快派人來修!”不久前,北京市12345熱線響起市民的緊急求助。電話掛斷不到一刻鐘,懷柔區龍山街道幹部就抵達怡安園小區現場。社區啓動“臨時供水計劃”,搶修人員爭分奪秒,連夜就修好了管道。

高效的背後是北京市創新開展的“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一場以羣衆訴求爲導向的超大城市治理變革。幹部轉作風、治理增效能,羣衆真切感受到接訴即辦是“近在眼前的獲得感”。今年6月23日,北京市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改革的意見,持續推動接訴即辦接得更準、辦得更實。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以人民爲中心,是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的鮮明特點——

“四下基層”蔚然成風,黨員幹部深入基層一線宣傳政策、調查研究、現場辦公、接待信訪,讓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

“高效辦成一件事”紮實推進,流程整合再造,時限大幅壓縮,即使複雜事項也努力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好”;

新時代“楓橋經驗”遍地開花,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依靠羣衆、發動羣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活力在基層治理中澎湃涌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日益健全;

這些舉措無不彰顯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廣大黨員幹部始終以百姓心爲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新時代黨的羣衆路線在實踐中煥發勃勃生機,黨羣幹羣關係愈發緊密、牢不可破。

去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深刻指出:“過去更多的是要求羣衆去做事,現在更多的是黨員幹部給羣衆辦事、做服務,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

黨風正則民風淳。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飯,皆爲社會風向標。

新時代以來,黨風政風之變直接影響民風社風之變:志願服務蔚然成風,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爲社會新時尚,“光盤行動”從倡議變爲自覺;講排場、比闊氣的鋪張浪費少了,面子文化等不良社會心態得到有效校正……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氛圍不斷形成。

這種清新氣象,在營商環境領域尤爲明顯。前不久,企業主焦鵬波辦執照,曾想“託關係、找門路”,卻被朋友告知“直接去窗口就行”。次日,焦鵬波來到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政務服務中心。諮詢引導、材料受理、後臺流轉,環環有專人負責,很快就收到了取證通知,“果真不求人也能辦成事”。

“親”而有度,“清”而有爲——這正是新型政商關係的核心。如今,臨淄區開展“我爲營商環境做了什麼”大討論,推行“出讓即開工”改革:環節減4個,材料砍一半,搶出20天黃金期。企業由衷點贊:“現在與政府打交道心裡更踏實,精力都聚焦在創新與發展。”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羣衆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這份沉甸甸的民意,生動詮釋了我們黨贏得人民信任擁護的深厚根基。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我們黨何以感召人民、凝聚偉力,不斷書寫氣壯山河的歷史新篇?答案蘊藏於強大的真理力量,更熔鑄於崇高的人格力量——這人格力量,就集中體現爲我們黨的優良作風。

回望過去的奮鬥路,井岡山上的紅米飯、南瓜湯,滋養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錚錚鐵骨;延安窯洞的燈火,映照着理論聯繫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光芒;改革開放前沿“殺出血路”的闖勁,彰顯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依靠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鍛造了無堅不摧的政治優勢,團結帶領人民跨越萬水千山,戰勝千難萬險,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眺望前方的奮進路,過硬作風仍將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凝聚磅礴偉力的關鍵所在。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個至關重要的深層密碼,正是我們黨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馳而不息狠抓作風建設,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

把好傳統帶進新徵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我們必將以中國共產黨之治引領中國之治,匯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更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