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51.8%,礦產金產量同比增長7.7% | 財報見聞
儘管四季度增長勢頭減弱,紫金礦業2024年的業績仍然亮眼。得益於銅、金產量的穩步提升以及成本控制的優化,公司去年淨利潤同比大增51.76%,達到320.51億元。礦產銅產量穩步增長,繼續保持亞洲唯一礦產銅破百萬噸的礦企地位,黃金業務穩步增長,新業務鋰礦項目均在積極推進中。
21日,紫金礦業公佈2024年業績報告。要點如下:
收入表現:2024年全年營收3,036億元,同比增長3.49%;其中,四季度實現營收732.43億元;
盈利情況:歸母淨利潤320.5億元,同比大增51.76%,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長51.25%;其中,四季度歸母淨利潤76.9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127.51億元;
現金流強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88.6億元,同比增長32.56%;
股東回報:董事會建議公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8元(含稅);
礦產規模:2024年礦產銅達106.85萬噸(同比增6.07%),礦產金7.29萬公斤(同比增7.70%),繼續保持亞洲唯一礦產銅破百萬噸的礦企地位;
資源儲備:公司探明控制及推斷總資源量達銅1.1億噸、金3,972.53噸、鋅(鉛)1,298.23萬噸、鋰1,788.15萬噸(LCE);
主要項目推進:塞爾維亞銅礦正推進年產45萬噸改擴建;剛果(金)卡莫阿銅礦三期後將達60萬噸,將成全球第3大銅礦;西藏巨龍銅業擴建後將成爲國內採選規模最大單體銅礦
新增鋰業務:計劃2025年形成4萬噸當量碳酸鋰產能,阿根廷3Q鹽湖、拉果錯鹽湖和湖南湘源硬巖鋰礦項目均在積極推進中。
礦產銅產量穩步增長,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2024年全年,紫金礦業礦產銅達106.85萬噸,同比增長6.07%,穩居全球前四大礦產銅企業之列,是亞洲及中國唯一礦產銅產量破百萬噸大關的礦企。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近5年礦產銅產量保持了年均24%的複合增長率,成爲全球主要銅企中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公司礦山產銅已佔到中國總量的65%,顯示出其在國內銅礦行業的絕對主導地位。
全球戰略佈局持續優化,重大項目加速推進
紫金礦業目前在全球16個國家和中國17個省(區)擁有超過30座大型、超大型礦產資源開發基地。公司各大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將爲未來持續貢獻增量:
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和博爾銅礦正在推進年產銅45萬噸的改擴建工程,有望使其成爲歐洲第一大礦產銅企業;
剛果(金)卡莫阿銅礦三期建成後,年產銅將提升至60萬噸,將晉升爲全球第3大銅礦,同時配套的50萬噸/年銅冶煉廠也將成爲新的利潤增長點;
西藏巨龍銅業二期改擴建工程達產後,年產銅將達30-35萬噸,成爲國內採選規模最大、全球本世紀投產採選規模最大的單體銅礦山。
黃金業務穩步增長,新興鋰業務佈局加速
在黃金業務方面,2024年公司礦產金達72,938千克,同比增長7.70%,佔中國總產量的24%。
其中,南美洲成爲公司黃金產量增長最快的區域,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和圭亞那奧羅拉金礦正積極推進擴建,新併購的秘魯阿瑞那銅金礦也將提升黃金產能。此外,加納Akyem金礦正在加快交割,預計年均將貢獻約5.8噸黃金產量。
值得關注的是,紫金礦業正積極佈局鋰資源。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規劃到2025年形成4萬噸當量碳酸鋰產能:
阿根廷3Q鹽湖鋰礦一期項目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投產;拉果錯鹽湖鋰礦一期項目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末投產;湖南湘源硬巖鋰礦項目及配套工廠規劃2025年三季度同步建成投產。這些項目將使紫金礦業在新能源金屬領域建立重要地位。
資源儲備豐富,爲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截至報告期末,紫金礦業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斷的總資源量達銅11,037.41萬噸、金3,972.53噸、鋅(鉛)1,298.23萬噸、銀31,836.01噸,鋰1,788.15萬噸(LCE)。這些豐富的資源儲備爲公司未來長期、可持續的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