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避風轉向 黃金、比特幣齊揚

去中心化金融的代表商品比特幣,似成爲部分資金投靠的新避風港。圖/freepik

2025年以來川普上任前後五大資產價位高低變化

孰悉國際金融市場的外銀高層指出,近期金融面的核心問題,就是美元疲弱,及因此出現的美元資產降溫潮,新的問題是,被釋放出來的資金要轉向何處?

除了傳統上的避險工具如日圓、瑞士法郎和黃金,價格均上漲。另一值得留意的趨勢是,去中心化金融的代表商品比特幣,似也成爲部分資金投靠的新避風港,但虛擬貨幣還是要拿出更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安全性和波動的可控制,才能夠拉近與傳統避險商品的差距。

星展銀行指出,4月2日川普提出關稅政策後,美元兌日圓、瑞郎匯率明顯下滑,金價同步走揚,顯示短期市場確實出現避險資金轉移的跡象。目前市場對政治風險反應相當快速,當川普改口表示,可能調降部分關稅後,避險資產漲勢即出現回落,突顯資金流動受情緒與政策訊號的影響甚深。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分析,這一波避險潮,以往美債與美元的避險功能不見了,因美國經濟成長預測相對下修、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升高,削弱了美元的收益率優勢,加劇貶值的風險。

他觀察到,資金流從美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轉向歐元區,投資人預期大規模財政支出有利歐洲經濟表現將趁勢而起,縮小與美國的成長差距。

此外,因投資人轉出美元資產,強化傳統避險資產的需求,匯豐調升日圓投資評等至「看好」,瑞士法郎上調至「中性」,黃金仍能持續受惠於市場的不安情緒。

至於比特幣近月展現新一代避險商品架勢,臺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雲嫺說,比特幣與美股的相關性,去年底開始明顯下降,與標普500指數的相關係數也降至0.77,與那斯達克則降至0.83,而比特幣與黃金間的負相關性也降至-0.31,兩者價格連動性明顯提升,在避險情緒升溫下,比特幣確實成爲部分投資人的新選項。

區塊鏈研究機構DA Labs共同創辦人周子鈞分析,比特幣就像是黃金的「科技版替代品」,若全球經濟持續面臨貿易戰惡化與政策不確定性,市場對去中心化金融基本價值的認同,就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