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薦系統”能否助力足球青訓破局?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朱亞男

近日,中國足協公佈了“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以下簡稱“自薦系統”)上線4個月以來的相關數據:截至6月30日,已有25487人進行註冊,6813人提交了個人基礎信息,1055人按要求完整上傳了相關技術數據資料,啓動了自薦流程。

從註冊數據來看,參與人數超過 2.5萬,顯示出社會對足球人才自薦渠道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啓動自薦流程的1000多人中,2011~2013年齡段球員佔比超過總人數的69%。這一年齡段的球員正處於足球青訓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積極參與爲中國足球的未來儲備了豐富的人才資源。

一直以來,中國足球人才的選拔存在諸多問題,選拔渠道相對狹窄,足球人才的發掘主要依賴於有限的青訓梯隊、校園足球推薦和俱樂部等圈內人士介紹,很多有潛力的球員因缺乏資源和機會,難以進入專業視野。

廣州體育學院足球學院教授譚達順認爲,“自薦系統”的推出,是中國足協創新足球人才選拔機制的重要舉措,爲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開闢了新的方式和模式。“通過這一系統,一些原本可能被埋沒的足球人才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可以爲中國足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譚達順認爲,“自薦系統”是雙向有利的:對於青少年球員來說,這一系統爲他們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激發了他們對足球的熱愛和參與積極性;對於國家隊和各級聯賽來說,自薦系統擴大了選材範圍,有助於發現更多有潛力的球員,提升球隊的整體實力。

相較於篩選階段,譚達順更關注的是進入足協的人才備選庫後,這些球員後續的培養和發展。目前,經過中國足協青少年足球部、國家隊管理部、女子足球部組織的專家團隊初篩評估,最終有303人進入了備選庫。

根據中國足協公佈的數據,通過專家團隊對自薦球員身體條件、技術能力、比賽理解等多維度評分,備選庫中的16名球員已進入到中國足協青少年足球部組織的2011、2012年齡段大區訓練營。

譚達順表示,訓練營可以讓“自薦系統”選拔出的球員得到更多鍛鍊和展示的機會,他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規範的、正規的訓練營,“通過長期舉辦的高水平訓練營,可以吸引社會更多的目光。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觀望,他們看到效果之後自然會對這個系統產生信任。形成良性循環之後,球探也好,俱樂部也好,各級梯隊也好,都會來這裡選擇他們想要的人才。”

雖然上線4個月有超過2.5萬人註冊,但在譚達順看來,這個系統的推廣普及還有待加強。“我接觸的學生裡有好多是國家一級或者二級運動員,甚至是足球專業的學生,他們有的都沒聽說過這個系統。所以我覺得下一步可以通過校園,讓更多喜愛足球的青少年瞭解到有這樣一個系統。”

對於“自薦系統”對國內青訓產生的效果,譚達順認爲還有待觀察,“能給隱藏在民間的‘璞玉’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多一個被看見的機會,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足球青訓急不得,‘自薦’系統也是同樣,需要慢慢來,讓它逐步推廣,期待它的長期效果。”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