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補稅1億,太極集團利潤暴跌96%
近日,太極集團公告稱兩家子公司將補繳稅款及滯納金1億元。補稅後,太極集團2024年歸母淨利潤下降約7.95億元,同比下降96.76%。
太極集團業績斷崖式下跌讓人驚詫,更引發了對其未來發展的思考。
同在2025年3月,太極集團旗下公司因間苯三酚注射液生產質量不達標,遭監管部門處罰。
在這種情況下,太極集團能否實現戰略目標的“軟着陸”,仍有待觀察。
補稅1個億 淨利潤降96%
3月26日,太極集團一紙補繳稅款公告,引發市場熱議。
根據公告,稅務部門對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藥業進行了檢查,公司全資子公司重慶中藥材有限公司進行自查後,兩家企業應補繳稅款及滯納金等共計約1億元。
其中,西南藥業需補繳所得稅8000萬元,重慶中藥材需補繳增值稅及滯納金2000萬元。公告稱,此次不涉及行政處罰,上述補繳稅款及滯納金計入2024年度當期損益,預計將減少2024年歸母淨利潤1億元。
西南藥業由公司持股99%,系西南地區唯一麻醉藥及精神類藥品定點生產企業,爲中國第一個口服緩釋製劑誕生地。其擁有近500個生產批文,擁有益保世靈等多個治療領域的普藥產品。
當晚,太極集團發佈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約2665.27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7.95億元,同比降幅約96.76%。同期,扣非淨利潤約3853.93萬元,同比下降約95.02%。
兩個月前,公司發佈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56億元,同比下降約80.98%,扣非淨利潤1.34億元,同比下降約82.67%。
儘管太極集團強調補稅不涉及行政處罰,但市場已用股價下跌作出迴應。二級市場上,截至3月27日太極集團股價下跌1.09%,3月27日下跌3.35%,總市值112億元。
前後兩份業績預告,巨大的落差,讓中小投資者們緊緊捏了一把汗。昨日開盤,公司股價即大跌超5%,隨後向上拉昇,全天收跌1.09%。
500億雄心撞上合規鐵壁
資料顯示,太極集團是西南地區知名大型藥企集團,涉及種植、製藥、流通和零售等上下游環節。旗下擁有胃腸類、抗感染類以及神經系統用藥等衆多產品,藿香正氣液更是人盡皆知。
但是,其曾經風光無限的老牌產品正在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在藿香正氣口服液領域,據國家藥監局公示信息,國內獲得“藿香正氣”相關批文的產品竟多達626項,生產單位也逾百家。太極集團在這一領域的市場地位正在被其他品牌逐步蠶食。
同時,太極集團在產品創新上投入不足。2022年和2023年,太極集團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09億元和2.34億元,而同期銷售費用高達46.51億元和52.26億元。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1.16億元,銷售費用卻達到24.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