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診所藥事漏洞 藥師促納管
一名男子近日在北市某自費診所接受生殖器擴大手術後不幸身亡。圖爲警方從該自費診所帶回證物。(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男子近日在北市某自費診所接受生殖器擴大手術後不幸身亡,據傳該診所曾被發現藥品冷藏設備使用嚴重不當、藥品存放雜亂。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採穎質疑,自費醫療機構雖不受健保規範,但同樣使用管制藥品、執行侵入性療程,應接受同等標準的藥事規範和監督。
沈採穎指出,隨着高端自費市場持續擴大,部分診所未建立正規的藥事流程與紀錄制度,使得藥品來源、儲存與使用情形缺乏追蹤依據,導致患者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這類問題在醫美、男性健康、荷爾蒙療程等熱門自費項目中尤爲常見,許多療程涉及荷爾蒙、生長激素、類固醇與麻醉劑等管制藥品。
爲避免類似悲劇重演,基層藥師協會提出五大政策建議:強制自費診所設置藥師、明訂管制藥品申報與紀錄義務、推動處方箋釋出與合法藥局調劑、設立平臺公開違規院所和醫師名單、強化執業查覈與實名管理。
沈採穎呼籲,自費診所本質仍爲醫療機構,必須承擔與健保特約診所同等的專業責任與法規義務,唯有補強法規、落實監管,才能避免醫療悲劇一再發生,否則恐形成「醫療行爲私有化、風險承擔個人化」的危險現象。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明,醫療機構是否配置藥師,是依《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若診所欲提供調劑服務,就需要聘僱藥師,這和醫療機構是健保或自費無關。
另根據《管制藥品管理條例》,醫療機構購買管制藥品,應先向食藥署申領登記證,並由醫師、牙醫師或藥師擔任管理人。食藥署曾說明,領有管制藥品登記證的機構業者,每日須於簿冊詳實登載管制藥品收支、銷燬、減損及結存情形,並定期向主管機關辦理申報,自費醫療機構也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