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局賣「事後避孕藥」擬參考日本計劃 當場服用後到診所回診
▲事後避孕藥轉類將參考日本試辦計劃。(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事後避孕藥(Levonorgestrel)目前屬於處方藥,需要醫師開立,近期再度進行「轉類」討論。食藥署今日表示,上週已經有開過一次討論會,將參考日本試辦計劃,採行醫藥區域合作聯盟,女性朋友到藥局購買服用後,3周內需到診所回診,目前在蒐集各界意見,會重新討論人體研究計劃。
Levonorgestrel(左炔諾孕酮)是第一代事後避孕藥,主要作用是延遲或抑制排卵,需要在性行爲72小時內服用,進一步達到避孕效果,不過需要醫師開立處方纔能服用。食藥署曾在105年召開諮詢會討論轉類,當時也通過決議轉類,後來因許多團體反對,因此擱置至今。
食藥署藥品組組長林意築指出,事後避孕藥轉類涉及層面很廣,除了醫界和藥界,兒少、家長婦女團體都有很多想法和擔心,不過共同目標都是保障女性健康,上週已經有邀集相關團體召開「緊急事後避孕藥用藥安全及可近性試辦」討論會議,會議中也提出日本的試辦做法。
林意築說,日本試辦計劃內容是厚生勞動省委託藥師公會辦理的調查計劃,在2023年11月28日開始執行,預計持續到2026年的3月,調查計劃對象爲16歲以上女性,總計有340家藥局參與,每2~3家藥局要搭配一間婦產科診所,形成醫藥區域合作聯盟,要求女性朋友在藥局購買後,需在藥師面前服藥,3周後要到合作診所回診。
林意築表示,現在正在蒐集國內各界意見,希望以日本經驗爲基礎,去規劃符合臺灣國情的人體研究計劃,透過醫藥區域聯盟合作,不過因爲相關計劃還要審查流程,所以目前並沒有預定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