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暴露孫宇晨急了!靠幣圈崛起的大佬,都逃不過破產坐牢?

來源:金融八卦女頻道

如今幣圈大佬的命運兩極分化: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幣圈人物,如今有的破產,有的退圈,有的面臨牢獄之災,有的只能逃遁他鄉。市場還在,主角早已“換血”。幣圈從未告別瘋狂,只是換了舞臺和演員......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徐十一

· · ·

靠幣圈崛起的大佬,都消失了?

近日,波場創始人孫宇晨以一紙訴狀將彭博社告上法庭,控訴其泄露私人財務信息,聲稱此舉使自己面臨“綁架、黑客攻擊乃至人身威脅”,八妹這才注意到他們竟然還活躍着。

孫宇晨本人,從北大才子到“邊控名單上的亡命徒”,從巴菲特午餐到太空旅行,這場小說般的經歷或許只有在瘋狂的幣圈能夠看到。

如今幣圈大佬的命運兩極分化:

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幣圈人物,如今有的破產,有的退圈,有的面臨牢獄之災,有的只能逃遁他鄉。

市場還在,主角早已“換血”。幣圈從未告別瘋狂,只是換了舞臺和演員......

1.

/ 從“幣圈戲精”到“裸奔富豪”/

消失許久的孫宇晨,捲土重來了。

就在前幾天,他以一種他未曾預料的方式成爲全球焦點。

彭博社意外曝光了他的完整加密資產清單,這位幣圈大佬的財富細節被一覽無餘地展示在公衆面前。

清單詳細記錄了他的資產,總計高達85億美元。

但他立刻就把彭博社告上法庭並希望下達臨時限制令。

因爲8月12日孫宇晨就發過一篇博客,他認爲億萬富豪指數榜單發佈了不準確的數據,嚴重且危險地歪曲了他的資產情況。

但如果只是這個原因還算可以理解,畢竟不做實業沒必要爭個高低。

他上訴當然另有原因,把時間倒回今年2月,有人主動聯繫孫宇晨,邀請其入選“億萬富翁指數”,並多次承諾其提供的加密貨幣持倉等敏感信息將“嚴格保密”,僅用於內部覈實淨資產。

然而,7月底在億萬富翁指數中卻詳細列出其加密資產的幣種和具體數量。

更重要的是,其中對其他加密貨幣富豪一般都只是公佈總資產估值,並沒有具體數據,對比下來似乎有意擺了孫宇晨一道。

這種精確的披露會使其面臨重大的安全風險,包括黑客攻擊、勒索、綁架乃至人身傷害。

再加上這類交易不可逆,一旦資產被轉移幾乎無法追回,對他來說無疑是身體、財產的雙重威懾。

這樣看來孫宇晨的衝冠一怒也不奇怪了。

其實孫宇晨近兩年風波無數。看似有權有錢,富貴無邊,但2018年6月起,孫宇晨就被納入了監管名單。

也就是說,按理說他出不去國纔對。

據他同事爆料,6月被禁行,7月他就租了輛商務車,把自己當成貨物放到後備箱,從廣西通行邊境進入到越南,隨後再從東南亞出行。

孫宇晨本人在國外也曾面臨一些法律挑戰。

2023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了孫宇晨及其相關的三家公司,並指控其涉嫌非法銷售證券、欺詐和操控市場;

另一頭孫宇晨控制的交易所通過自動化系統繞過身份審覈,爲非法資金流動提供便利。

不由得感慨他“天之驕子”的過去。

北大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2014年入職瑞波幣發行公司,一年後就成爲該公司的大中華區首席代表,2015年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收購“陪我”app。

此後他就一直致力於幣圈遊走,到底該如何形容他這半生?

雖然生活奢華,但也因鉅額財富的意外曝光和過往的一些監管關注而面臨一些複雜的局面。

他的處境更像是一個遊走在全球資本、輿論和潛在風險刀刃之間的“流浪富豪”。

到底是好是壞,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幣圈狀態不穩的,從來不止是他而已。

2.

/ 曾經的華人首富,

後來的入獄服刑/

比如說,前面提到的趙長鵬。

趙長鵬的創業史比起孫宇晨來說會顯得更困苦一些。

童年時期便隨家人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在麥吉爾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期間,他就已經開始打工補貼家用,曾在麥當勞做店員,也在加油站上過夜班。

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東京證券交易所,負責開發用於匹配交易訂單的系統,之後,他又前往紐約,在彭博社開發期貨交易軟件。

據稱,他在不到兩年內獲得了三次晉升,管理着位於新澤西、倫敦和東京的團隊。

直到在2013年,這一年他通過一位撲克牌友,也是一位風險投資人首次接觸到比特幣,並很快就意識到比特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場金融的風暴眼。

於是他積極參與到相關的項目中,還加入一家公司擔任技術總監,負責產品開發。

在此之後,他又在相關交易平臺擔任首席技術官,但不到一年便因與創始團隊的理念不合而離開。

2014年,趙長鵬甚至做了個可以稱爲“瘋狂”的決定,賣掉了他在上海的房產,全部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

的確,一開始嚐盡了甜頭,2017年趙長鵬創立了幣安交易所,崛起速度是現象級的。

僅用165天,其就成爲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到2018年1月,全球註冊用戶突破了500萬。

這類業務模式極爲獨特且利潤豐厚。

它一手負責“證券發行”的核準,一邊開設合約、期權等各種代幣衍生服務,同時收取代幣交易的手續費。

這種“從頭吃到尾”的商業模式,在傳統金融領域是無法想象的。

2018年,他以11億-20億美元的身家登上《福布斯》雜誌富豪榜,位列第三,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華裔。

2021年,隨着市場迎來牛市,他的個人財富一度被估計達到941億美元,一度被一些媒體稱爲“華人首富”。

但遊走在幣圈,沒有人能不沾身。爆炸式增長的背後是日益加劇的監管風險。

由於對合規性重視不足,很早就引起了日本、美國等多國監管機構的注意。

爲了避免受到更致命的指控,2023年11月,趙長鵬和公司痛快地與美國司法部等部門達成和解。

也就是那場試圖通過“獻祭”合作伙伴孫宇晨爭取逃生空間的控訴。

而和解協議大致可以整理如下:

1、趙長鵬承認了違反美國《銀行保密法》的指控,並同意支付5000萬美元的個人罰款

2、公司同意支付高達43.16億美元的罰款,當然這筆錢後續仍在追加

3、趙長鵬辭去公司CEO職務並開始接受服刑,他將成爲美國聯邦監獄服刑史上最富有的囚犯。

判決落地不久,他的個人財富便大幅縮水至800億美元。

最慘的是趙長鵬出獄後不過數月,他又被捲入官司。

即便當下來看,公司似乎體量又有增長趨勢,但不管基於他個人還是嚴格的監管環境危機,未來似乎依然迷茫。

3.

/ 混幣圈,遲早要還的/

曾經呼風喚雨的大佬們,如今各自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有人急流勇退,有人被迫離場,有人銀鐺入獄,也有人悄然轉身。

這是一場倖存者才能廝殺,但大多數都在懸崖上賣命的行當。

李笑來堪稱幣圈最富爭議的人物之一。他曾是新東方名師,憑藉敏銳的眼光早早投資比特幣,自稱持有六位數比特幣而聞名江湖。

然而2018年,一段長達50分鐘的私人談話錄音曝光。

李笑來在錄音中頻爆粗口,否認價值投資,稱“隨波逐流地認爲價值投資是對的,那你註定是個平庸的人物”,並直言成功就是因爲能忽悠,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叫共識價值,並稱項目不值錢,但信的人多了就值錢了。

一時間,人設崩塌,聲譽嚴重受損,讓人忍不住質疑他的真實面目。

不過在這次風波之前,就因爲站臺、關聯項目以及管理運作方式等原因,讓一些合作伙伴、投資者和追隨者遭受了經濟上的損失。

信譽也開始打折扣。再加上錄音門事件的曝光,李笑來陷入了巨大的輿論風波。

創立的硬幣資本曾被譽爲區塊鏈“紅杉資本”,但在2018年9月終止了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投資,官網撤下所有信息,團隊重要成員也相繼離職或創辦新基金。

就連曾經親密的合作伙伴們也紛紛宣佈合作破裂。

和他相比,李林的退出是主動選擇。

李林曾嘗試全球化佈局,但一方面疫情阻礙團隊出海,另一方面團隊缺乏“海外基因”,錯失了最佳時機。

當然最重要的是,與行業其他一些創始人常駐海外不同,李林人在國內,各種危機對他來說風險性都更高。

《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李林依然以73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該榜單第3206位。

但和急流勇退的人相比,幣圈誓要磕到底的大佬們就顯得沒那麼幸運了。

三箭資本聯合創始人朱溯可能是最爲慘淡的代表人物。

三箭資本曾是該領域最知名的對衝基金之一,管理資產一度超過100億美元。作爲聯合創始人,朱溯也因此成爲幣圈炙手可熱的富豪。

但市場此一時彼一時,最終還是市場崩盤遭遇毀滅性打擊。

三箭資本無力償還多家大型加密貨幣經紀商的鉅額貸款,不得已向紐約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預計欠下27家債權人共35億美元的債務。

如果能及時處理債務可能還有機會翻身,但朱溯卻又因爲故意不遵守法院命令,未與清算人充分合作,最後在試圖離開新加坡時於樟宜機場被捕,被判處四個月監禁。

法院還同一時間發佈通知,凍結朱溯及其合夥人價值約11億美元的全球資產。

雖然現在他已經刑滿釋放,但過往的富豪生活就好像一場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有人說,幣圈沒有真正的“安全者”,只有還在桌上的倖存者,和即將出局的倒下人。

哪怕是頭部大佬,也不敢說自己能永遠合規存活。

更別提那些看不見的陷阱,項目方突然跑路、大戶砸盤無人接盤,每一個消息都可能成爲壓垮玩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說,幣圈是一場倖存者的遊戲。沒錯,你或許可以贏很多次,但只需要輸一次,就可能徹底出局。

沒人能永遠站在頂峰,區別只在於到底是笑着退場,還是黯然離去。

在風險巨大的市場上,能活下來的,一定是最懂何時該退場的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請理性對待,自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