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丨“舌尖”帶動“足尖”,山東可太會了!
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中,“吃”位列首位。畢竟,美食的誘惑誰能抵禦得了呢?
山東這個美食大省,不僅好吃的比比皆是,而且美食的輻射力超越了“舌尖”的界限,成爲文旅發展的“好搭檔”。
七月底以來,“好客山東·美食爭霸賽”就飄香全省,以“一城一特色”的美食爲載體,以16市輪番“打擂”爲牽引,聯動重點景區、星級飯店和特色民宿,推出各類優惠措施,撬動文旅消費,讓夏日經濟“香”當火熱。
(一)
山東是魯菜的發源地。魯菜,作爲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史悠久、技法精湛,以“鮮鹹適口、原汁原味”著稱。魯菜主打一個“講究”,比如原料質地優良、調味講求鹹鮮純正,其經典菜品不僅展現了山東沿海與內陸的食材優勢,更突出了齊魯大地的文化內涵。
“好客山東·美食爭霸賽”將16市的珍饈佳餚和盤托出,讓不少經典魯菜受到公衆關注,將魯菜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濟南美食爭霸讓人們記住了魚的N種吃法。比如,濟南的黃燜生煎三文魚、雪野八珍魚頭、糖醋懷抱鯉魚,菏澤的至尊甲魚佛跳牆、金毛獅子魚,東營的黃河口花椒鹽煎蒸海鱸魚、濟寧的飛龍在天、“滿湖飄銀”漂湯魚丸,泰安的泰山麒麟豆腐魚,臨沂的金銀花開富貴魚,德州的麒麟黃金鯉魚等等,讓人們大開胃口,大開眼界。
在淄博美食爭霸賽現場,人們品嚐了山東各地燒烤的不同滋味:從魯西特色牛羊肉,到膠東半島鮮活海鮮,從豪放粗獷的大串烤肉,再到精巧雅緻的小串炙烤……青島啤酒、日照綠茶、淄博黑牛等地域元素的涌入,展現出齊魯大地多元的燒烤食俗。
濟寧美食爭霸賽上的“蝦”路相逢,則讓人直呼“鮮掉眉毛”。鮮蝦翻滾於熱油之間,香氣與調料交織瀰漫,令人垂涎欲滴;名廚們刀起勺落,動作乾淨利落,演繹着舌尖上的速度與激情。從選材標準到火候掌控,從秘製醬汁到創意擺盤,每一道菜餚都既凝結着名廚們的心血與技藝,也彰顯出各地在飲食創新與文化延續中的別樣風采。賽場內外,熱烈的氛圍貫穿始終;觀衆席上,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
(二)
近幾年,“美食遊”成爲文旅新潮流。中國旅遊研究院美食旅遊課題組的一項調查顯示,92.3%的受訪者會在旅遊前或旅遊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訪者將體驗當地美食作爲旅遊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旅出行的受訪者中,有76.8%的人會在完成商務活動之外,擠時間尋訪當地美食。
“好客山東”的“好客”,正體現在款待八方遊客的美食上。魯菜作爲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首、北方菜系的代表,承載着兩千多年的飲食文化積澱。涵蓋全省16個地市的美食爭霸賽,給了一些知名度相對較低的寶藏美食一個獲取曝光度的舞臺,將這些美食變成一個個“誘餌”,吸引更多遊客從品嚐美食出發,進而瞭解美食的歷史、美食背後的城市,最終與地域文化、齊魯文化產生更深層的連接。
數據顯示,“魚”躍龍門美食爭霸賽舉辦期間,僅濟南融創文旅城推出的包括“yu”字在內的專項優惠產品就售賣3.15萬張;“串”山越海——燒烤美食爭霸賽則爲承辦賽事的美食城旅遊區引客近5萬人,當地特產好物、美食銷售額四天內突破130萬元。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飲食蘊含一方文化。當一張餅裡包裹的是地域風情,一盤魚裡蒸騰的是齊魯文化,美食就跳出了餐飲序列,成爲串聯起文化和旅遊的經濟紐帶。
(三)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24》顯示,2024年,全國客流量前10位的省內旅遊客流按照流量從大到小排序,山東排名全國第2,僅次於廣東;按照省際旅遊客流流出量計算,全國省際旅遊客源地排名,山東居第1位;按照省際旅遊客流流入量計算,山東進入全國前10名。
山東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魯菜的貢獻;而這場“美食+旅遊”的聯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推動。去年,山東舉辦了“齊魯美食節”“新春魯菜節”等餐飲促消費活動,成功承辦2024年“中華美食薈”活動,餐飲消費活力得到充分激發。今年3月山東省統計局發佈數據,2024年全省餐飲收入 4680.7億元,同比增長7.7%,高於全國增速2.4個百分點。
今年2月,山東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今年將從“品牌、企業、人才、活動”等方面,推動魯菜影響力不斷提升,促進餐飲消費持續向好。
爲了系統地用好這張“食”尚名片,山東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將“瞬時流量”變成“常態留量”。
比如,此次舉辦的“好客山東·美食爭霸賽”突破了市域限制,在賽事時長上實施“長線作戰”,橫跨夏秋兩個旅遊季。山東各市還因地制宜地推出促消費政策。例如,濟南整合A級旅遊景區、星級民宿、星級飯店等優質文旅資源,聯合美團、雲閃付等頭部平臺推出旅行券包、紅包、滿減券等惠民大禮包,形成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的綜合效益。
一碗“山東味”,一場“味蕾遊”,山東將繼續發力深化文化挖掘、創新體驗形式、強化數字賦能,讓“美食+文旅”的新型旅遊方式更具文化性和體驗性,用“舌尖”到“足尖”的完美體驗,滿足更多遊客的消費需求。(文/李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