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人祥遭爆罹癌 疑醫界爭位放消息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本報資料照片)

過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爲人知的「防疫五月天」之一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近日被網路媒體以獨家方式報導罹患胃癌。莊人祥4日晚間在臉書迴應,去年初在疾管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醫藥記者都知曉,目前恢復良好。由於他次長上任不到2個月,病況卻被刻意披露,外界猜測,恐和醫界「臺南幫」想上位有關,因此刻意放消息。

莊人祥透過臉書發聲,感謝外界關心他的身體狀況,感謝診治他的榮總醫療團隊及家人的支持,也感謝長官、工作夥伴的鼓勵,目前身體狀況恢復很好,笑稱是「祖上有燒香」。

疫情期間,莊人祥功不可沒。當時他還是疾管署副署長,同時擔任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長達1121天,被暱稱爲「祥祥」。疫情後,他升任署長,今年8月升常務次長。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原衛福部次長周志浩退休,次長一職懸缺2個月,當時莊人祥呼聲極高,卻不斷傳出有心人以他罹癌阻擋上位,但由於另外2名次長都沒有防疫專業,常務次長由莊擔任屬實至名歸。

如同莊人祥所言,醫藥界早就知道他罹癌,且已恢復良好,沒想到上任不到2個月,就被網媒的政治記者以獨家方式報導。外界猜測,恐和醫界「臺南幫」想上位有關,因此刻意放消息。

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初期胃癌就像消化不良,有時只是飯後脹氣、打嗝、食慾差,或只是覺得胃怪怪的,很容易被忽略。研究發現,患有慢性胃病、胃潰瘍、胃癌家族史,或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吸菸、喝酒習慣,或飲食重鹹、愛吃醃漬煙燻食物者,都是高風險族羣。高風險族羣若每2到3年定期做胃鏡檢查,可降低胃癌死亡率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