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在京研討數字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魏夢佳)“2025中國信用4.16高峰論壇暨北京大學信用與法律研究所成立15週年學術研討會”1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法律、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北京大學信用與法律研究所成立15週年,深入探討數字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路徑與挑戰。
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及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論壇緊扣“數字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和方向”主題,圍繞社會信用立法、信用數據確權、區塊鏈存證技術應用、數字信用評級標準等議題展開深度研討。與會專家指出,在數字經濟時代,社會信用體系需以“制度創新、技術賦能、協同治理”三位一體框架爲核心,完善數據確權與信用修復機制,探索區塊鏈技術實現信用數據全流程可追溯,並通過多方協同治理形成“守信激勵、失信約束”的治理閉環。
“信用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石。”北京大學信用與法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鞠祿龍表示,過去15年,研究所在推動信用制度創新、保護個人數據權益、促進技術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將攜手各方持續開展跨領域研究,助力構建公平高效的信用治理體系。
自2010年成立以來,北京大學信用與法律研究所致力於推動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理論研究與制度創新。作爲國內社會信用領域的核心智庫,研究所通過跨學科合作,在信用立法、數據治理、技術賦能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爲完善社會信用治理框架提供重要學術支撐。研究所發起方之一的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長期支持社會信用領域的學術與實踐探索,參與推動信用教育普及與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