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辦成羣衆“天大的小事”——“愛太原 同心幹”系列評論之四
太報評
民生一筆賬,一年一張單。羣衆身邊的點滴小事,一旦乘以“百家姓”,就是政府的心頭大事。繪出太原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羣衆心坎上。
要謀“大賬”。民生無小事,要精打細算,大力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讓更多消費者有錢花、願意花、花得值。要在促進收入增長上下功夫,精準落實好重點羣體增收減負、獎優助困等增量政策,推進就業服務,以就業穩收入、強信心。要在激活消費動能上下功夫,推動設備、汽車、家電等新舊動能轉換,優化消費環境,激活消費潛力。要在培育高質量供給上下功夫,提升消費品規模和實力、質量和水平,深化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推動“音樂+”等業態融合發展,培育銀髮、首發、冰雪經濟,打造新消費增長極,使消費這駕馬車能夠跑得更穩一些、更快一些。
要算“實賬”。增進民生福祉,必須堅持以羣衆視角和需求,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要全力推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厚養、住有宜居、弱有衆扶。推廣社區嵌入式托育,加快構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務體系;新增學位確保穩妥渡峰,推動中小學新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用;高標準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更多羣衆在家門口能看上病、看好病;推進全省最大的社會康養中心建成投用,讓老人安享晚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下力氣把“老房子”改成“好房子”;扶助弱勢羣體,提高特困羣體基本生活標準,積極發展公益慈善事業。要真正把羣衆想幹的事變成我們要乾的事、變成羣衆積極參與和支持的事。
要有“細賬”。遴選民生實事,要在“更貼民意、更合民需、更有成色”上用力用心,把一點一滴的民生實事變成持續推進的民生事業。以學校、醫院、商圈爲重點,新增公共車位1萬個以上;改造50餘條市民反映強烈的街巷;完成主城區700個核心路口精細化配時管理,提升路網通行效率;推動260餘項檢驗檢查結果醫療機構互認,最大限度避免重複檢查;推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全覆蓋;新建40個社會足球場、100公里健身步道,擴大社區15分鐘健身圈;爲低保特殊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推動農產品快檢向大型連鎖超市和網絡平臺延伸;優化電梯安全應急救援服務,保障5.3萬部電梯實時預警救援全覆蓋;改造完善社區微型消防站,提升基層抗禦火災能力。一件件實事可感可及,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羣衆“小事”如天大,抓緊辦成惠萬家。按照民生清單,我們要一件接着一件辦,一年接着一年幹。暮色四合,炊煙升起。那些被精準丈量的民生刻度,終將化爲溫暖太原的幸福指數。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