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街道綜治中心高效解民憂 把羣衆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

“真沒想到問題能這麼快解決,街道綜治中心的同志就像自家人一樣貼心!”近日,新北街道首創國際社區8棟居民呂先生手捧一封感謝信來到新北街道辦事處,臉上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這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背後,是一段街道綜治中心快速響應高效化解居民難題的暖心故事。

安裝充電樁受阻

居民焦急求助

就在今年6月初,呂先生打算在自家車位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可在與物業對接時碰了壁。原來,此前小區曾發生過居民違規佈線安裝充電樁的情況,物業在翻新綠化時不慎挖斷電線,不僅引發了糾紛,更埋下了安全隱患。爲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小區物業提出施工單位需繳納押金後方可安裝充電樁的要求。

對於小區物業的要求,施工方表示難以接受,事情也因此僵持不下。眼看着自己的愛車“無電可用”,呂先生夾在中間急得團團轉。6月11日下午,他帶着滿腹焦慮來到新北街道綜治中心服務窗口尋求幫助。

“您彆着急,坐下慢慢說,我們一定幫您想辦法。”新北街道綜治中心服務窗口的兩名工作人員見狀,立即起身熱情接待,一邊遞上熱水安撫他的情緒,一邊拿出紙筆仔細記錄訴求細節。瞭解到事情的癥結在於物業新增押金有關規定缺乏依據導致充電樁安裝受阻後,工作人員當即聯繫街道相關責任科室,第一時間完成信息對接,確保訴求“不落地、不拖延”。

高效協同破癥結

機制聯動巧解難題

“羣衆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新北街道綜治中心將居民訴求快速流轉至街道層面後,立刻引起高度重視。當天責任科室負責人與工作人員梳理情況,發現物業收取施工押金的規定並無政策依據。在新北街道綜治中心全程督辦下,責任科室協調物業集團領導及項目總經理,在伴山人家社區居委會組織召開專題協調會,就規範充電樁安裝程序研商對策。會上,工作人員從法理角度耐心解釋,明確違規收取押金的不當之處,並建議取消押金要求,改由物業與安裝人簽訂《責任明白書》,雙方共同監管施工單位,既保障規範施工,又消除安全隱患。這一方案得到物業認可。

在新北街道綜治中心的全程跟蹤推動下,呂先生家的充電樁順利安裝完成,通電試用一切正常。從來到新北街道綜治中心服務窗口尋求幫助到問題徹底解決,僅用了1個月時間。至此,一張訴求單在新北街道綜治中心閉環銷號。

閉環管理顯效能

制度保障提升幸福感

從窗口接待的暖心,到新北街道綜治中心督辦問責機制、協同聯動作用的高效發揮,街道把羣衆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正是貴辦事處這份心懷羣衆的拳拳之心,讓我的訴求在極短時間內得到了快速解決,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愈發強烈。”呂先生在感謝信中寫到。

此次居民訴求的圓滿解決,充分彰顯了新北街道綜治中心各項功能機制的高效。在窗口接待環節,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熱情受理羣衆訴求,第一時間精準鎖定核心問題;在協調責任科室方面,新北街道綜治中心第一時間發揮協同聯動機制作用,迅速統籌公共管理辦公室等多方力量,通過組織座談會直面矛盾癥結;在跟蹤督辦過程中,新北街道綜治中心依託督辦問責機制持續發力,確保問題及時處置,不被擱置,形成“受理—流轉—調處—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式,全面體現了綜治中心規範化運作的制度效能。

來源:濱城時報